下圖是用一個紙盒、兩支筆和四根寬窄不同的橡皮筋制作的“橡皮筋吉他”。撥動a、b、c、d四根橡皮筋,____________的音調最高。用大小不同的力撥動同一根橡皮筋,橡皮筋發聲的_______________不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浙江杭州卷)物理(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右圖是北京本地PM2.5來源分布圖。據此,下列措施對減少PM2.5效果最不明顯的是
A.減少汽車的保有量
B.植樹造林
C.用風能與太陽能發電替代燃煤發電
D.減少工業生產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浙江麗水卷)物理(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為靜止在豎直墻面上的“爬墻遙控車”,質量為0.03千克,“腹部”有吸盤,當“爬墻遙控車”的真空泵將吸盤內的空氣向外抽出時,遙控車能牢牢吸在豎直的墻面上而不會掉落,這是因為遙控車( )
A.質量小,重力可以忽略不計 B.受到墻面對它向上的摩擦力
C.受到大氣對它的壓力 D.受到空氣對它的浮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河南卷)物理(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a、b兩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關系圖像如圖所示,分別用a、b兩種物質制成體積相等的甲、乙兩實心物體,浸沒在水中.放手穩定后( )
A.甲漂浮,甲受浮力大 B.乙漂浮,乙受浮力大
C.甲漂浮,乙受浮力大 D.乙漂浮,甲受浮力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河南卷)物理(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實例中不是利用大氣壓工作的是( )
A.用塑料吸盤掛物體 B.用注射器吸取藥液 C.用壓力鍋煮熟食物 D.用塑料吸管吸飲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河北卷)物理(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器材有:滑動變阻器、開關、電源(電壓恒為6V)各一個,電流表、電壓表各一塊,三個定值電阻(10Ω、15Ω、20Ω),導線若干。
⑴圖甲是小明連接的實物電路,圖中有一根導線連接錯誤,請你在連接錯誤的導線上打“×”并補畫出正確的連線。
⑵電路連接正確后,閉合開關前,滑片應置于_________端(選填“A”或“B”)
⑶閉合開關后,移到滑片,使與電阻(20Ω)并聯的電壓表示數為4V,讀出電流表示數,再分別改接15Ω、10Ω的電阻,重復上述實驗,收集的實驗數據如表1所示。老師告訴小明有一組數據誤差較大,便找來一個5Ω的電阻讓他再測一組數據。當他把5Ω的電阻接入電路時,要使電壓表示數仍為4V,實驗不能繼續進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變連接后,當電壓表示數仍為4V時,電流表示數為________A(如圖乙所示)。
綜合分析數據可得:電壓一定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小明又利用上述實驗器材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將滑片從一端移到另一端的過程中,收集的實驗數據填入了表2中。
⑴分析表2中數據可得:電阻一定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分析可知,小明使用的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_______________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河北卷)物理(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小紅站在學校大廳衣冠鏡前2m的地方,像到小紅的距離為_____m;小紅發現衣領處有一點污漬,便走近鏡子,鏡中的像將________(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由于大廳內光線較暗,為了幫助小紅看清衣領上的污漬,小明應將光源照向_______(選填“衣領”或“平面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江西南昌卷)物理(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物理實驗中經常需要進行測量。如圖所示,甲圖溫度計的量程是 ℃;乙圖紙帶上BE兩點之間的長度是 mm。丙圖是天平配套使用的砝碼盒,盒內的砝碼有100g一個、50g一個、20g兩個,剩下的砝碼是 和 ;調節好天平后,將物體放在右盤,通過加減砝碼盒移動游碼使天平重新恢復了平衡,讀出砝碼和游碼示數之和為112g,則物體的實際質量是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江蘇連云港卷)物理(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分)能源科技的發展促進了人類文明的進步,但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也帶來了諸如酸雨、霧霾、溫室效應等環境問題.下列做法或說法不符合環保要求的是
A.外出盡量騎自行車或公交車,做到低碳出行
B.生活中要節約糧食節約用水、避免用電器待機耗電
C.依靠科技進步,開發和推廣清潔的可再生能源
D.因為能量在轉化過程中是守恒的,所以能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