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探究物質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實驗中,用如圖所示的天平(天平已經調至平衡)和量筒分別測量物體的質量和體積.
①將體積相同的鋁合金和泡沫塑料塊分別放在天平的左右盤內,會觀察到天平不平衡.表明: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________ .
②將體積大小不同的兩塊泡沫塑料塊分別放在天平的左右盤內,同樣會觀察到天平不平衡.表明:________ ,體積不同,質量不相等.
③選取體積不同鋁合金進行定量實驗,實驗數據如表.
a.分析比較表格中的實驗數據,可以初步得出結論:________ .
b.為了得到比較完整的物質質量與體積的定量關系,還需要進一步實驗,進一步實驗設計方案是:________
【答案】質量不相等 同種物質 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成正比 補充體積相等的其它物質,進一步實驗
【解析】
①在已經調節平衡的天平左右盤上,分別放上體積相同的鋁合金和泡沫塑料塊,天平不平衡。這一現象表明: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其質量不同;②在已經調節平衡的天平左右盤上,分別放上體積不同的泡沫塑料塊,天平不平衡。這一現象表明:同種物質,體積不同,其質量不同;③a、體積不同鋁合金的質量和體積的關系是:體積增大1倍,質量增大1倍,體積增大2倍,質量增大2倍,可以初步得出結論: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成正比;b、為了探究其規律性,應進行多次實驗,所以應需要選用體積相同的不同種類的物質重復進行實驗。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車禍原因之一:超速!為了減少交通事故,近年來我國加大了對道路的限速監控。目前,限速監控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定點測速” (如圖甲):是指在道路上的一個固定位置布設監控點,測出汽車經過該監控點時的行駛速度,比較該行駛速度與限速標準判斷是否超速,若行駛速度超過限定速度,將實時抓拍,作為處罰的證據;另一種是“區間測速”(如圖乙):是指在同一路程上布設兩個相鄰的監控點,根據車輛通過前后兩個監控點的時間來計算車輛在該路段上的平均行駛速度,并依據該路段上的限速標準判定車輛是否超速。
為了安全,汽車在行駛途中,車與車之間必須保持一定的距離。因為駕駛員從發現某一異常情況到采取制動動作的“反應時間”里(設同一人,不同速度下的“反應時間”是相同的),汽車要通過一段距離(稱為反應距離);而從開始制動到汽車完全停止,汽車又要通過一段距離(稱制動距離)。據公安部門統計,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停車距離越長,發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如圖所示:
下表是一個機警的司機駕駛一輛保養得很好的汽車,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駛時,測得的反應距離和制動距離。
原行駛速度v/kmh-1 | 反應距離s1/m | 制動距離s2/m |
54 | 15 | 20 |
72 | 20 | 34 |
108 | 30 | 54 |
(1)圖甲中小汽車的擋風玻璃是傾斜的,主要是為了防止車內物體經過玻璃成的______(選填“虛”或“實”)像對司機的干擾。冬季,車窗玻璃有時會變模糊,是因為車______(內/外)的水蒸氣會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成霧附著在玻璃上,這個過程______(吸收/放出)熱量。
(2)小汽車進入測速段后,乘客發現測速提示牌往后退,他是以______為參照物。監控拍照裝置所用鏡頭是一個______(凸/凹)透鏡,成的是______(放大/縮小)的像。
(3) 圖乙中若監控點A、B相距25km,小汽車經過A、B監測點的速度分別為100km/h、115km/h,若采用“定點測速”,該轎車在通過監測點A時______(會/不會)被判超速。采用“區間測速”,這輛轎車是否被認定超速的理解正確的是(______)
A.汽車經過前一個監控點時速度未超過限定值,所以沒有超速。
B.汽車經過后一個監控點時速度未超過限定值,所以沒有超速。
C.汽車經過前后兩個監控點時速度均沒有超過限定值,所以沒有超速。
D.汽車經過兩個監控點之間的路段的平均速度超過限定值,所以超速了。
(4)從表中可知該司機的反應時間是______s,______是影響汽車制動距離的主要因素。請在圖中畫出從司機看到情況開始計時,到汽車停止的這段時間內,汽車運動的v-t大致圖象。(不需要準確描點)
(_________)
(5)駕駛員的一些不良行為如:酒后駕駛、疲勞駕駛、開車打手機等,也會使司機反應時間變長,導致______ (選填“反應距離”或“制動距離”)變大,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冬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未畫出)如圖所示。
(1)實驗前,為了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央,應調節燭焰、凸透鏡、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
(2)在圖中光屏上得到的像為倒立、_________ (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實像, 生活中的 ___________(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就是利用了這樣的原理。
(3)圖中若在凸透鏡的左側戴上近視眼鏡,光屏向___________(選填“左”或“右”)移動會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4)若對調圖中蠟燭與光屏的位置, ___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再次得到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驗證“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其中A為玻璃板前點燃的蠟燭,B為玻璃板后未點燃的蠟燭.有關本實驗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玻璃板應該與桌面垂直
B.眼睛從A的一側觀察成像情況
C.實驗宜在較明亮的環境中進行
D.蠟燭燃燒較長時間后像、物仍然等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澤想測量一個小金屬塊的密度,他在實驗室里找到了一架天平,但沒有砝碼.除此之外還有如下器材:兩個完全相同的燒杯、量筒、細線和足量的水(已知水的密度為ρ水).請利用上述器材幫他設計一個實驗方案,測量金屬塊的密度.要求.
(1)寫出主要實驗步驟及所需要測量的物理量;
(2)寫出金屬塊密度的數學表達式(用已知量和測量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亮想測量一個小木塊(不吸水)的密度,他利用天平、圓柱形玻璃杯、適量的水、細針等器材,經過思考,想出了如下的實驗方法.
(1)圖甲是小亮在調節天平時的情景,小麗指出了他在操作上的錯誤,你認為錯誤之處是:________
(2)小亮糾正錯誤后調節好天平,按照以下步驟繼續實驗:
①將小木塊放在天平左盤,天平平衡時右盤中所加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小木塊的 ________ g.
②將玻璃杯中裝滿水,用細針緩慢地將木塊壓入水中,使之完全浸沒.利用排水法,測出溢出水的質量為30g,則小木塊的體積為 ________ cm3 . (已知ρ水=1.0xl03kg/m3)
③測出小木塊的密度是 ________ g/cm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家有額定功率均為40W的電風扇和白熾燈,它們正常工作相同的時間,
產生熱量多。小明家還有一個“220 V 1500 W”的電熱水器,將其單獨連接在電路中,發現電能表(如圖所示)上的鋁盤121 s內轉了125轉,電熱水器消耗了 J的電能,他家的實際電壓為 V。(電熱水器內電阻絲的阻值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是一種自動測定油箱內油面高度的簡易裝置。
(1)圖中虛線框內所運用的簡單機械是______;
(2)圖中的R是什么電路元件______;
(3)由電路特點可以看出,油量表實際上是一只______表;
(4)當油箱中的油面下降時,R連入電路阻值將____,油量表讀數將_____。 (均選填“增大”或“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
(1)小明將蠟燭、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通過調節使三者的中心在_______,接著,小明調節蠟燭、凸透鏡至如圖所示的位置,移動光屏,會在光屏上得到______(選填“正立”、“倒立”)、_____(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實像,這個像的成像原理與______(選填“放大鏡”、“投影儀”或“照相機”)相同。
(2)若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將蠟燭向右移動5cm,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則光屏應該向___(選填“左”或“右”)移;當蠟燭燃燒一段時間后會變短,蠟燭的像會往_____偏離光屏中心,此時應將光屏往______(兩空均選填“上”或“下”)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