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小涵想研究人在運動的電梯中的受力情況,體重為 47.4kg 的小涵將體重秤放在電梯中測量體重,并拍下了電梯從 1 樓上升到 5 樓過程中的兩張照片,如圖所示。由此可知
A. 甲圖中的電梯一定在勻速向上運動
B. 乙中顯示的示數大于甲中的示數說明小涵向上運動必須有力維持
C. 小涵對體重秤的壓力與體重秤對小涵的支持力相等
D. 體重秤對小涵的支持力大小等于小涵的重力
【答案】C
【解析】
A. 甲圖中體重秤示數等于小涵的體重,說明小涵受平衡力,處于平衡狀態,說明電梯可能勻速運動,也可能靜止。故A錯誤。
B. 乙圖中體重秤示數大于小涵的體重,說明體重秤對小涵的支持力大于小涵的重力,即小涵受到向上的力大于向下的力,此時小涵受力不平衡,向上做加速運動。說明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故B錯誤。
C. 小涵對體重秤的壓力與體重秤對小涵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C正確。
D. 在電梯靜止或勻速運動時,小涵處于平衡狀態,此時體重秤對小涵的支持力大小等于小涵的重力;當電梯加速上升時,小涵也要加速上升,此時體重秤對小涵的支持力大于小涵的重力;當電梯減速上升時,小涵也要減速上升,此時體重秤對小涵的支持力小于小涵的重力。故D錯誤。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小朋友玩跳跳床的情景,對他們在上升和下落過程中分析正確的是
A. 小朋友在空中上升的過程中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B. 小朋友從接觸跳跳床到下落到最低處的過程中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
C. 小朋友從空中下落,是由于慣性作用
D. 小朋友被跳跳床彈起時,若以地面為參照物,小朋友是靜止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的電路,電源電壓不變。先閉合開關S,待電路穩定后再閉合開關S1,電壓表的示數___________,電路的總功率___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同學在第二屆農博會上用數碼相機(可調焦距)拍攝下了同一盒新品種彩色花菜的兩張照片。如圖所示,結合圖片分析,下面說法不正確的是
A. 照相機的鏡頭與老花鏡屬于一類透鏡
B. 凸透鏡能成縮小的實像是照相機的工作原理
C. 在物距相同的情況下,拍攝乙照片時,鏡頭焦距需調得小一些
D. 在物距相同的情況下,拍攝乙照片時,鏡頭焦距需調得大一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和小強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一同學組裝好如圖所示實驗裝置,他們分別記下了鉤碼和彈簧測力計的位置。
(1)實驗時,小明_____豎直向上拉動彈簧測力計,使鉤升高,彈簧測力計讀數為0.5N;同時小強也用刻度尺測出鉤碼被提升的高度為10cm,以上測量結果準確無誤,其他被測物理量和計算數據記錄如表:
鉤碼重G/N | 彈簧測力計提升的高度h/m | 有用功W有/J | 總功W總/J | 機械效率η |
1 | 0.2 | 0.1 | 0.1 | 100% |
(2)小明和小強通過計算得出該滑輪組機械效率為100%,他們意識到出現了錯誤,請你幫他倆找出錯誤的原因:_____。
(3)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實際為_____。
(4)在實驗中,若將鉤碼的重增加到6N,則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將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剛利用圖中器材驗證阿基米德原理,其正確操作過程如圖所示,圖中F1、F2、F3、F4分別表示對應的彈簧測力計示數。
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物塊受到的浮力 F浮=______。(用彈簧測力計示數對應字母表示)
(2)若F1-F2 ______F4-F3(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則說明本次實驗結果符合阿基米德原理。
(3)如換用密度小于水的木塊重復上述實驗步驟,該實驗______完成。(選填“可以”或“不可以”)
(4)阿基米德原理在生產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排水量就是其重要應用之一。2019 年 4 月 23 日中國人民海軍成立 70 周年海上閱兵活動中擔負檢閱艦任務的西寧艦是中國自主研制的 052D 型導彈驅逐艦,代表了中國現役驅逐艦的最高水準。它滿載時的排水量為7500 噸,此時受到的浮力為______N。(g 取 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超導材料》
超導材料
1911 年,荷蘭科學家昂內斯(Onnes)用液氦冷卻水銀時發現,當溫度下降到 4.2K(-268.98℃時)時,水銀的電阻完全消失。1913 年昂內斯在諾貝爾領獎演說中指出:低溫下金屬電阻的消失“不是逐漸的,而是突然的”,水銀在 4.2K 進入了一種新狀態,由于它的特殊導電性能,可以稱為超導態。后來他發現許多金屬和合金都具有與上述水銀相類似的低溫下失去電阻的特性,這種現象稱為超導電性,達到超導時的溫度稱為臨界溫度,具有超導電性的材料稱為超導材料或超導體。
1933 年,邁斯納和奧克森菲爾德兩位科學家發現,如果把超導體放在磁場中冷卻,則在材料電阻消失的同時,外加磁場也無法進入超導體內,形象地來說,就是磁感線將從超導體中被排出,不能通過超導體,這種抗磁性現象稱為“邁斯納效應”。
根據臨界溫度的不同,超導材料可以被分為:高溫超導材料和低溫超導材料。但這里所說的“高溫”只是相對的,其實仍然遠低于冰點 0℃,對常溫來說應是極低的溫度。20 世紀 80 年代是超導電性探索與研究的黃金年代。1981 年合成了有機超導體,1986 年繆勒和柏諾茲發現了一種成分為鋇(Ba),鑭(La)、銅(Cu),氧(0)的陶瓷性金屬氧化物,其臨界溫度提高到了 35K。由于陶瓷性金屬氧化物通常是絕緣物質,因此這個發現的意義非常重大,繆勒和柏諾茲因此而榮獲了 1987 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后來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部分國家又陸續發現臨界溫度 100K以上的高溫超導材料。
高溫超導材料的用途非常廣闊,由于其具有零電阻和抗磁性,用途大致可分為三類:大電流應用(強電應用)、電子學應用(弱電應用)和抗磁性應用。大電流應用即前述的超導發電、輸電和儲能;電子學應用包括超導計算機、超導天線、超導微波器件等;抗磁性主要應用于磁懸浮列車和熱核聚變反應堆等。請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許多金屬和合金具有在低溫下會失去電阻的特性,這種現象稱為超導電性,達到超導時的溫度稱為_____溫度。
(2)超導體_____(選填“適合”或“不適合”)用來制作電飯鍋的發熱裝置。
(3)如圖所示,在甲、乙兩圖中能表示“邁斯納效應”的是_____圖。
(4)高溫超導材料的超導電性可以應用于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置于水平桌面上的容器底部放有一個邊長為10cm,密度為0.9×103kg/m3的正方體物塊,如圖1所示,此時物塊對容器底的壓強為_____Pa,當逐漸向容器內倒入某種液體(物塊與容器底未緊密接觸,液體未溢出),記錄物塊所受浮力F浮與容器內液體的深度h關系如圖2所示,則液體密度為_____kg/m3;當h=10cm時,物塊處于_____(選填“漂浮”、“懸浮”或“沉底”)狀態。(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學習了《電磁感應發電機》一節內容后,他查閱了有關資料,知道在電磁感應現象中閉合電路之所以能產生電流,是因為在電路中產生了電壓,為了研究這個電壓,他買了一套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圖中有機玻璃管長度為1.5m,當圓柱形磁體(直徑小于有機玻璃管內徑)從有機玻璃管中下落穿過線圈時,與線圈相連的電壓顯示器可以顯示此時電壓大小。小明想利用此裝置探究電磁感應現象中產生的電壓大小與線圈匝數及強磁體運動快慢的關系。他進行了如下實驗(忽略強磁體下落過程中所受阻力的影響):
(1)小明將三個匝數相同的線圈和電壓顯示器的組件固定在有機玻璃管A、B、C處,如圖乙所示。他想探究的是電壓與_____之間的關系。為了使實驗效果對比明顯,三個線圈之間的距離應該_____(選填“近一些”或“遠一點”);
(2)小明分三次在距管口90cm處分別固定匝數為300匝、600匝、900匝的三個線圈和電壓顯示器的組件,每次都是從管口處由靜止開始釋放強磁體,記錄的實驗數據如下表:
線圈匝數/V | 實驗次數 | 電壓顯示器示數U/V | 電壓測量值U/V |
300 | 1 | 2.62 | 2.51 |
2 | 2.50 | ||
3 | 2.41 | ||
600 | 1 | 5.03 | 5.00 |
2 | 4.84 | ||
3 | 5.14 | ||
900 | 1 | 7.68 | 7.50 |
2 | 7.38 | ||
3 | 7.45 |
請根據上表電壓測量值和對應的線圈匝數在圖丙坐標紙上描點作圖。
(________)
分析圖像可知: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