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聲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物體發聲一定是因為物體在振動
B.我們聽不到聲音一定是因為物體不振動
C.物體振動頻率越高,我們聽到的聲音越大
D.物體振動的振幅足夠大時,我們就能聽到聲音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龍巖初級中學初二上期第一次階段測試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小紅是一個愛思考、愛觀察的同學,有一次,在她欣賞了一場音樂會后,想到了如下問題,請你幫她回答一下:
⑴琴聲、歌聲是通過 傳播到小紅耳朵的;
⑵小紅能清楚的分辨出哪是提琴聲、哪是小號聲,原因是 ;
⑶女高音歌唱家演唱時聲音的 高,男低音歌唱家演唱時聲音的 大。(填音調、音色或響度)
⑷小紅觀察到樂手在演奏提琴、吉它、二胡等弦樂器時,這些樂器的弦在振動。并且,弦張的越緊,振動的越 ,發聲的音調越 。
小紅猜測:在弦張緊程度相同的條件下,發聲的音調還可能與弦的粗細、長短、及弦的材料有關。于是,她想通過實驗來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下表是她在實驗時控制的琴弦條件。
琴弦的材料 | 琴弦的長度/cm | 琴弦的橫截面積/mm2 | |
A | 鋼 | 20 | 0.3 |
B | 鋼 | 20 | 0.7 |
C | 尼龍絲 | 30 | 0.5 |
D | 銅 | 40 | 0.5 |
E | 尼龍絲 | 40 | 0.5 |
如果小紅想探究弦發聲的音調與弦的粗細的關系,你認為她應該選用表中編號
為 的琴弦。
②探究過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驟:㈠實驗研究;㈡分析歸納;㈢提出問題(或猜想);㈣得出結論等。你認為小紅要完成本探究的全過程,所采取步驟的合理順序應該是 。
③在上述探究過程中,主要用到了 的研究方法。
⑸問題探討:小紅想進一步了解有關聲音的一些知識,于是她查找了如下資料:
共鳴
兩個發聲頻率相同的物體,如果彼此相隔不遠,使其中一個物體發聲,另一個也有可能跟著發聲,這種現象就叫“共鳴”。
有趣的是:幾乎隨便什么容器里的空氣(叫做空氣柱),也會同發聲物體共鳴。拿一個發聲體靠近容器口,如果頻率適當的話,那么,空氣柱就會發生共鳴,使聲音大大增強。根據聲學家的研究,只要波長等于空氣柱長度的4倍,或4/3倍、4/5倍 ……的聲音,傳入容器后就能引起共鳴。這就是我們把耳朵貼在熱水瓶等容器口上能聽見嗡嗡聲的原因。
①什么條件下空氣柱會發生共鳴?
②一把普通熱水瓶內部高度大約是30厘米,則波長為 厘米的聲音傳入熱水瓶,會引起共鳴。
③在日常生產和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此現象?請舉一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龍巖初級中學初二上期第一次階段測試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我們生活在聲音的世界里,聲音無處不在。下列聲音:
①工廠車間里機器的轟鳴聲;②劇場里京劇表演的演奏聲;③清晨公園里小鳥的鳴叫聲;④裝修房子時的電鉆聲;⑤婚慶時的爆竹聲;⑥山間小溪潺潺流水聲。其中屬于噪聲的是 ( )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①④⑤ D.①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龍巖初級中學初二上期第一次階段測試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一艘快艇在平靜的湖中起動并向湖邊駛去,在這個過程中,水中的魚、岸邊飛翔的鳥、散步的人都可以聽到馬達聲。若他們距艇的距離相似,那么他們察覺到快艇起動先后的是
A.鳥先于人; B.魚先于鳥 C.人先于魚; D.鳥先于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2015學年重慶市等初三模擬聯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5分)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小強按正確方法操作,下圖是他實驗中的情景,下表是他記錄的一組數據。
鉤碼總重G(N) | 鉤碼上升高度h(m) | 測力計拉力F(N) | 測力計移動距離s(m) |
2 | 0.05 | 0.4 | 0.15 |
(1)如果按表中數據計算,滑輪組對鉤碼做的有用功為 J,人做的總功為 J;
(2)對以上兩個計算結果進行比較,其不合理之處是 , 結合測力計放大圖, 可知小強的錯誤是 :
(3)在該次實驗中,所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2015學年云南劍川縣初三上期第三次統一模擬考試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作圖題
(3分)根據圖所示的電路圖,用筆畫線代替導線,連接實物電路 (要求導線不能交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2015學年四川雅安中學初三12月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當開關S閉合時,可能發生的是( )
A.L1、L2都發光 B.L1發光,L2不發光
C.電源損壞 D.L2的燈絲被燒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