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是安裝了漏電保護器的家庭電路.當漏電保護器檢測到通過圖中A、B兩處的電流不相等(即發生漏電)時,會迅速切斷電路,從而起到保護作用.當家電維修人員在圖中C處不慎觸電時,漏電保護器 (填“會”或“不會”)切斷電路.若人體電阻為10kΩ,觸電時通過人體的電流為 mA.
考點: | 家庭電路電流過大的原因;歐姆定律的應用. |
專題: | 電與熱、生活用電. |
分析: | (1)判斷漏電保護器會不會切斷電路,就是分析A、B兩處的電流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就不會切斷電路,如果不相等就會切斷電路; (2)根據家庭電路的電壓和人體的電阻,利用歐姆定律就可以求出通過人體的電流. |
解答: | 解:(1)當家電維修人員在圖中C處不慎觸電時,電流就會從C處通過人體流向大地,導致通過B處的電流比A處的小,因此漏電保護器會切斷電路. (2)家庭電路的電壓U=220v,人體電阻R=10kΩ=104Ω, 因此通過人體的電流:I= 故答案為:會;22. |
點評: | 本題關鍵有兩點:一是抓住漏電保護器的工作條件:通過虛線框內火線與零線的電流不相等;二是會利用歐姆定律進行簡單的計算. |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是某家庭電路的一部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冰箱接人三孔插座后電燈與電冰箱是串聯
B.電冰箱接人三孔插座能使電冰箱金屬外殼接地
C.若在圖中甲、乙兩處分別裝電燈或開關,甲處應裝電燈,乙處應裝開關
D.斷開開關S時,站在地上的人接觸A點或B點都不會觸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是安裝了漏電保護器的家庭電路.當漏電保護器檢測到通過圖中A、B兩處的電流不相等(即發生漏電)時,會迅速切斷電路,從而起到保護作用.當家電維修人員在圖中C處不慎觸電時,漏電保護器 (填“會”或“不會”)切斷電路.若人體電阻為10kΩ,觸電時通過人體的電流為 m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可以說明巨磁電阻的特性.閉合開關S1、S2并使滑片P向左移動,觀察到指示燈變亮,那么( )
| A. | 電磁鐵左端為S極 | B. | 巨磁電阻兩端的電壓變大 |
| C. | 巨磁電阻隨磁場增強而變大 | D. | 巨磁電阻隨磁場增強而變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利用如圖所示的電路可測量未知電阻Rx的阻值,其中R為已知電阻.
(1)請將電壓表連入電路,使電路完整.
(2)當開關S1、S2閉合時,電壓表示數U1=6V;當開關S1閉合、S2斷開時,電壓表示數U2=4V.己知R=10Ω,則電源電壓U= V,Rx= Ω.
(3)實驗中若由于某個元件出現故障(短路或斷路),導致電壓表的示數U1=U2=6V,則該元件及故障可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電原則的是
A.家庭電路中,可以由銅絲和鐵絲代替保險絲
B.家用電器起火時,應該先滅火,然后切斷電源
C.使用試電筆時,手不能接觸試電筆上的金屬部分
D.家庭電路中,控制燈泡的開關應接在燈泡與火線之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某實驗小組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得到的數據如下表所示,實驗裝置如圖13所示。
物理量 | 1 | 2 | 3 |
鉤碼重G/N | 4 | 4 | 6 |
鉤碼上升高度h/m | 0.1 | 0.1 | 0.1 |
繩端拉力F/N | 1.8 | 1.6 | 2.4 |
繩端移動距離s/m | 0.3 | 0.4 | |
機械效率η | 74.1% | 62.5% |
(1)實驗中應沿豎直方向___________拉動彈簧測力計,使鉤碼上升。
(2)通過表中數據可分析出第2次實驗是用 (選填“甲”或“乙”)圖所示裝置做的實驗。
(3)通過第1次實驗和第2次實驗的數據分析可得出結論:使用不同的滑輪組提升相同的重物時,動滑輪的個數越多(動滑輪的質量越大),滑輪組的機械效率___________(選填“越高”、“不變”或“越低”)。
(4)小組同學再用第1次實驗中使用的裝置做第3次試驗,表中第3次試驗中空缺的數據應為:繩端移動距離s=____ m,機械效率η=___________。
(5)比較第1次實驗和第3次實驗可得出結論:使用同一滑輪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小新和同學一起用硬紙板搭建了圖示的軌道,測量小球運動的平均速度。
(1). 根據實驗的原理________ __,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是小球運動的路程和所用的時間。
(2). 他們先用鋼卷尺對軌道的各段長度進行測量并分段做了標記,因_ _的測量誤差較大,需多次測量。為保證小球每次通過A點的速度相同,必須用同一小球從左邊斜面的_ _高度由靜止釋放。要使小球能夠通過E點,釋放小球的高度應_ _________水平段BD的高度。
路段 | 距離s/cm | 運動時間t/s | 平均速度v/(m·s-1) |
AB | 50.00 | 0.45 | 1.11 |
BC | 50.00 | 0.60 | 0.83 |
CD | 50.00 | 0.75 | 0.67 |
DE | 100.00 | 0.93 | 1.08 |
(3). 從A點開始計時,用電子秒表分別測量小球經過B、C、D、E各點的時間,整理實驗數據并記錄在下表中。
分析表中數據可知,vBC_ _________vCD,這是因為小球在運動過程中受到__
_ _作用;小球從A點運動到E點的過程中,在________點的速度最小。
(4). 小球在BD段運動的平均速度為________m/s(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