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人人_亚洲美女在线视频_av手机在线播放_国产大片aaa_欧美中文日韩_午夜理伦三级

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下列能影響物質密度大小的因素是( )
A.質量
B.體積
C.溫度
D.形狀
【答案】分析: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與物體的質量、體積、形狀沒有關系.
影響密度大小的因素有:物質的種類、溫度、氣壓、狀態.
解答:解:
一般物體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一定質量的物體,溫度升高,體積增大,由公式ρ=知,密度減小.
故選C.
點評:此題考查的是我們對于密度的理解,這是中考的一個重點,需要掌握.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回顧實驗和探究:(將下列實驗報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寫完整)
(1)構建密度的概念:
表格
實驗次數 物體 m/g V/cm3 m/V/(g/cm3
1 鋁塊1 54 20 2.7
2 鋁塊2 108 40 2.7
3 松木1 108 216 0.5
4 松木2 10 20
0.5
0.5
 
結論 ①請將空格中的數據填寫完整;
②比較1、2兩次實驗數據,可得出結論: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
相同
相同

③比較2、3兩次實驗數據,可得出的結論:不同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一般是
不同
不同
的.
④由此實驗可初步認為
質量與體積的比值
質量與體積的比值
能反映物質一種屬性,我們把
它叫做
密度
密度
.其定義是:
單位體積的
單位體積的
某種物質的
質量叫這種物質的密度
質量叫這種物質的密度

可見,密度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與物體的質量和體積
無關
無關
(填“無關”或“有關”)
(2)牛頓第一定律
器材 小車、長木板、毛巾、
棉布
棉布
、木板
裝置圖 將表面特點填寫完整
 
毛巾
毛巾
表面
棉布
棉布
表面
木板
木板
表面
步驟 在水平桌面上鋪上
粗糙程度
粗糙程度
不同的物體,讓小車從斜面的
同一高度
同一高度
自由滑下(這樣做的目的是:
到達斜面底端的速度相同
到達斜面底端的速度相同
),觀察并記錄小車在不同表面上運動的
距離
距離
表格
接觸面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小車運動的距離
毛巾
棉布
棉布
 
較大
較遠
較遠
 
木板
 
現象 平面越光滑,小車運動的距離
越遠
越遠
結論 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的越

推理:運動的物體不受力,它將
永遠的運動下去
永遠的運動下去
.可見,力不是使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
運動狀態
運動狀態
的原因.
方法 1.從同一高度自由滑下采用
控制變量法
控制變量法

2.用過距離的長短了解阻力對運動的影響是采用
轉換法
轉換法

3.實驗中逐步接近不受力并進行理想化推理是采用
科學推理
科學推理
(3)探究動能及其大小的決定因素:
實驗器材 2個
質量不同
質量不同
的小球,斜面,木板
 
 
實驗過程
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將兩個小球從斜面的
同一
同一
位置由靜止滾下,觀察兩個小球推動木塊運動的距離.
實驗現象
質量較大
質量較大
的小球推動木塊前進的距離遠.
其他探究 若將實驗中的小球
從斜面的不同位置由靜止滾下
從斜面的不同位置由靜止滾下
,觀察
小球推動木塊運動的距離
小球推動木塊運動的距離
,即可進一步探究動能和
速度
速度
的關系.
方法 探究動能與質量的關系,通過
木塊運動的距離
木塊運動的距離
顯示小球動能的大小,用到了物理學中的
轉換法
轉換法
法.
能量 小球沿斜面滾下的過程中是
重力勢
重力勢
能轉化成
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3?青島模擬)回顧實驗和探究:(將下列實驗報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寫完整)
(1)建構密度的概念:
結論 由實驗我們引入了密度的概念,即
單位體積某種物質的質量
單位體積某種物質的質量
,叫這種物質的密度.
它反映了物質的一種
特性
特性
,與物體的質量和體積
無關
無關
(填“無關”或“有關”)
 
(2)探究:二力平衡條件
過程方法 如圖,向小車兩端的小盤中加上
質量相等
質量相等
的砝碼時,小車能保持靜;若兩盤中砝碼總質量相等,把小車轉過一個角度后松手,小車會發生
轉動
轉動
,說明這兩個力
不平衡
不平衡


結論 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必須大小
相等
相等
,方向相反,并且在
一條
一條
直線上. 
(3)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
①用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著木塊做勻速運動,其目的是
使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對平衡力,便于直接讀出摩擦力大小
使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對平衡力,便于直接讀出摩擦力大小

②比較甲圖和丙圖中的彈簧測力計示數可知:
壓力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壓力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2年山東省青島市中考物理模擬試卷(一)(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回顧實驗和探究:(將下列實驗報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寫完整)
(1)構建密度的概念:
表格
實驗次數物體m/gV/cm3m/V/(g/cm3
1鋁塊154202.7
2鋁塊2108402.7
3松木11082160.5
4松木21020______ 
結論①請將空格中的數據填寫完整;
②比較1、2兩次實驗數據,可得出結論: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______的
③比較2、3兩次實驗數據,可得出的結論:不同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一般是______的.
④由此實驗可初步認為______能反映物質一種屬性,我們把
它叫做______.其定義是:______某種物質的______.
可見,密度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與物體的質量和體積______(填“無關”或“有關”)
(2)牛頓第一定律
器材小車、長木板、毛巾、______、木板
裝置圖將表面特點填寫完整
 
______表面______表面______表面
步驟在水平桌面上鋪上______不同的物體,讓小車從斜面的______自由滑下(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觀察并記錄小車在不同表面上運動的______.
表格
接觸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小車運動的距離
毛巾
______ 較大______ 
木板______ 
現象平面越光滑,小車運動的距離______
結論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的越______.
推理:運動的物體不受力,它將______.可見,力不是使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______的原因.
方法1.從同一高度自由滑下采用______法
2.用過距離的長短了解阻力對運動的影響是采用______法
3.實驗中逐步接近不受力并進行理想化推理是采用______法
(3)探究動能及其大小的決定因素:
實驗器材2個______的小球,斜面,木板
 
 
實驗過程
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將兩個小球從斜面的______位置由靜止滾下,觀察兩個小球推動木塊運動的距離.
實驗現象______的小球推動木塊前進的距離遠.
其他探究若將實驗中的小球______,觀察______,即可進一步探究動能和______的關系.
方法探究動能與質量的關系,通過______顯示小球動能的大小,用到了物理學中的______法.
能量小球沿斜面滾下的過程中是______能轉化成______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i河南省開封市尉氏博文學校

八年級第一次月考試題

物   理

1.男同學說話聲音“低沉”,是指男同學聲音的________ 低,這是因為男同學說話時,聲帶振動較________的緣故。

2.音樂會上人們聽到優美的小提琴聲是由琴弦的________產生的,并通過________這種介質傳到人耳的。

3.在音樂大廳里,樂團正演奏著雄壯的交響樂,各種樂器的形狀雖然不同,但它們發聲都是由于________產生的;各種不同樂器發出聲音的________、________不同,但它們演奏樂曲的音調相同。

4.夏秋時節來到太陽島上,耳邊會傳來悅耳的鳥叫和蛙鳴,青蛙“呱呱”的叫聲是由于它的鳴囊在________,我們根據________能分辨出鳥叫和蛙鳴。

5.在狹窄的空間燃放鞭炮比在野外燃放鞭炮時的響度明顯大,這是因為在狹小空間聲波經過多次________造成的。

6.噪聲是當代社會的四大公害之一,它是由發聲體的________產生的。有資料顯示,噪聲每經過一條100m寬的林帶可降低20dB~25dB,從減弱噪聲的途徑看,這是在________中降低噪聲的。

7.如下圖所示,是聲音輸入到示波器上時顯示振幅與時間關系的波形。其中,聲音音調相同的是________圖和________圖,響度相同的是________圖和________圖。

                 A                         B                               C                                 D

8.小明同學自己制作了一個哨子,在筷子上纏一些棉花,制成一個活塞,用水蘸濕棉花后插入兩端開口的塑料管,吹管的上端,可以發出悅耳的哨音,此哨間是由于管內空氣柱________產生的。上下拉動活塞,可以改變聲音的。(選填“單調”、“響度”或“音色”)

9.釣魚時不能大聲喧嘩,因為魚聽到人聲就會嚇走,這說明(      )

A.只有空氣能傳播聲音

B.空氣和水都能傳播聲音

C.聲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氣中的速度小

D.聲音從空氣傳入水中,音調發生了變化

10.聲音從水中傳入空氣中,它的速度將(      )

A.變大   B. 變小   C. 不變  D. 不能確定

11.控制噪聲是城市環保工作主要的項目之一,下列措施不能減弱噪聲的是(      )

A.市區內禁止機動車鳴笛          B.減少二氧化碳氣體的排放

C.在汽車的排氣管上裝消聲器         D.在城市街道兩旁和空地多種草,多植樹

1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聲音是由振動而發生,發聲的物體不一定振動

B.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小于在鐵軌中的傳播速度

C.聲音在真空中也能傳播     D.聲音在液體中不能傳播

13.幾名同學在室外聊天,室內同學聽聲音可以分辨出每句話是誰說的,這主要是因為各人發聲的(      )

A.音調不同   B.音色不同    C.頻率不同    D.響度不同

14.一場大雪過后,人們會感到外萬籟俱靜,究其原因,你認為正確的是(      )

A.可能是大雪后,行駛的車輛較少,噪聲減小

B.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銀裝素裹,噪聲被反射

C.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對噪聲有吸收作用

D.可能是大雪后氣溫較低,噪聲傳播速度較慢

物質        

空氣

       氧氣        

鋁        

鐵        

物質的密度

kg/m3

1.29

1.43

2700

7900

11300

聲音傳播的

速度m/s

330

316

5100

5000

300

15.下表列出了相同條件下不同物質的密度及聲音在其中傳播的速度。

根據上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A.聲音傳播的速度隨著物質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B.聲音傳播的速度隨著物質密度的增大而減小

C.聲音在金屬中傳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氣體中傳播的速度

D.聲音在金屬中傳播的速度隨著金屬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16.說女同學比男同學的聲音尖,這是指                    (       )

A.響度     B.音調    C. 音色     D.音準

17.憑你的生活經驗,說出下列環境中噪聲最大的是(       )

A.圖書閱覽室    B.自由市場     

C.“英模報告”會場   D.校園的林陰路上

18.下列建筑不屬于聲音的利用的是                          (       )

A.北京天壇的回音壁                B.錄音棚墻壁做成凸凹不平關        

C.北京天壇的三音石                   D.北京天壇的圜丘

19.科學家在對蝙蝠的研究中,曾經用黑布將蝙蝠的雙眼蒙上,發現蝙蝠也可以很正常地飛行,沒有受到一點影響,這是因為       (  )

A.蝙蝠在飛行時會發出次聲波,根據回聲定位原理來飛行

B.蝙蝠的眼睛會發出超聲波,能穿透黑布,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標

C.蝙蝠在飛行時會發出超聲波,根據回聲定位原理來飛行

D.黑布太薄會透光,蝙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標

20.一般來說,大禮堂的四周墻壁做成凸凹不平的形狀,這是為了(  )

A.減少聲音的反射     B.增強聲強的反射

C.增強聲音的響度     D.只是為了裝飾美觀

21.下列不屬于超聲波應用的是                                                       (  )

A.利用聲波清洗精密的機械

B.外科醫生利用聲波的振動除去人體內的結石

C.醫生給病人做“B超”檢查

D.醫生用“叩診”法給病人診病

22.吹笛子時笛子發聲主要是                                                            (  )

A.笛子本身(竹管)振動發聲

B.笛子(竹管)中的空所術振動發聲

C.演員的嘴唇振動發出的聲音

D.以上說法都不正確

23.我們對遠處的人大聲喊話時,常用雙手在嘴邊圍成喇叭狀,這是為了(  )

A.增大喊話頻率     B.增加傳入對方耳朵的聲音響度

C.改變講話的音色   D.增大講話人的肺活量

24.一列停靠在站臺的甲列車發出一聲長鳴,另一列飛馳而過的乙列車也發出一聲長鳴。站在鐵路旁邊的人聽到的兩聲長鳴,其音調相比(  )

A.甲列車的高   B.乙列車的高     C.相同    D.無法比較

25.下列關于聲源的說法錯誤的是(  )

A.一切聲源都在振動   B.聲源的振動如果停止,它就停止了發聲   

C.不發生振動的物體也可能發聲    D.不發生振動的物體一定不是聲源

26.人們常用推理的方法研究問題,如在“探究聲音的傳播”實驗中,現有的抽氣設備總是很難將玻璃罩內抽成真空狀態,在這種情況下,你怎樣通過實驗現象推理得出“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這一結論?

7.圖1-4是探究聲現象時常用的裝置。

1.圖中所示的實驗現象說明_______________。

2.乒乓球在實驗中起什么作用?

3.加大力度敲音叉,根據發生的現象,你又得出什么結論?

28.小宇在閱讀《科海奇聞》一書時,看到這樣一條奇聞:20世紀60年代初,美國空軍在俄克拉荷馬上空做音速飛行實驗,飛機每天在10000的高空飛行8次,半年以后,當地一個農場飼養的10000只雞中,有6000只被飛機轟鳴聲殺死,幸存的4000只雞,有的羽毛全部掉光,有的干脆不下蛋了。

這則奇聞引起了小宇他們學習小組對噪聲探究的好奇心。于是,小組內的各位同學又分頭查閱了許多資料,得到了如下的一些信息。

29請你根據小宇他們提供的信息資料,回答他們提出的問題:

1.有些不法商販,為了銷售劣質產品,就在店鋪內通過高音喇叭播放音樂,他們是想利用噪聲能夠損害__________,從而對產品產生錯覺這一危害,來使顧客上當。

2.由上述信息資料,我們可以歸納出消音材料的兩個作用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小宇要將家中隔音墻的材料由棉布換成瓷瓦,曉麗認為不妥。他們由此引出一個新的探究課題,請根據他倆提出的探究課題,寫出簡要的探究報告。

課題:棉布與瓷瓦哪種材料的隔音效果更好

實驗器材和步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為了減小噪聲污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這樣做(請寫出兩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摘要:本文分析了如何挖掘物理題中隱含條件的途徑和方法。并對物理學試題題型進行歸類、例舉和解析。學生要解好物理題,必須要有扎實的物理知識和相關學科的知識,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物理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加強對解題方法的教學。

關鍵詞:隱含條件 物理學 解題能力

學習在解物理習題時,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有些解題的必要條件,題中并為明確給出,而是隱含在字里行間。充分挖掘隱含條件,明確題目要求,采用合適方法,選擇正確答案,是解好這類題的關鍵。本文就如何挖掘試題中的隱含條件,提高解題能力作一例析。

一、從關鍵詞中挖掘隱含條件

在物理題中,常見的關鍵用語有:表現為極值條件的用語,如“最大”、“最小”、“至少”、“剛好”等,它們均隱含著某些物理量可取特殊值;表現為理想化模型的用語,如“理想滑輪”、“輕質杠桿”、“光滑水平面”等,扣住關鍵用語,挖掘隱含條件,能使解題靈感頓生。

例1 一個物體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當這對平衡力突然消失,則物體將( )

A.立刻停止運動

B.運動速度越來越快

C.速度減慢,最后停止

D.仍作勻速直線運動

解析:題中“光滑水平面”為關鍵詞。光滑水平面意味著物體不受摩擦力的作用。題目中的物體待平衡力消失后,將不再受力的作用,因此仍要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牛頓第一定律)。

答案:D

二、從物理學常識中找隱含條件

有些題目幾乎沒有條件,但仔細研究就會發現條件其實全部隱含于物理常識中,這就要求學生根據題意進行發散性思維,努力挖掘相關知識,在條件不足的情況下,根據常識假設適當的條件和數據以彌補題中明確給出的已知條件的不足。

例2 一個中學生對地面的壓強大約是( )

A.10Pa   B.100Pa   C.1000Pa     D.10000Pa

解析:此題隱含條件有兩個,一是中學生的體重約為50kg,二是中學生雙腳底面積約為5dm2,而這兩個條件都非常隱蔽,屬于物理學常識,只要明確了這兩點,不難得出正確答案D。

三、從物理學發展史中尋找隱含條件

這類試題一般涉及對物理學研究有貢獻的科學家、科研成果和歷史進程等,增加了學生的愛國情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操,激起學生學習生物學知識的遠大理想。

例3 發電機和電動機的發明使人類步入電氣化時代,制造發電機的主要依據是電磁感應現象,首先發現電磁感應現象的是( )

A.愛因斯坦

B.帕斯卡

C.奧斯特

D.法拉第

解析:知道這些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和對社會的巨大貢獻,很快就能準確地選出正確答案D。

四、從物理現象的出現條件中尋找隱含條件

一定的物理現象的出現,是以具備一定的條件為前提的,當知道什么條件具備時可出現什么現象后,一旦題目給出某種現象,馬上可以找出相應的隱含條件。

例4 我國“遠望號”衛星測控船從江陰出發執行任務,由長江進入海洋。下列有關測控船所受浮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由于海水的密度大,所以船在海洋力受到的浮力大

B.由于船排開海水的體積小,所以它在海洋里受到的浮力小

C.由于船排開的海水的體積大,所以它在海洋力受到的浮力大

D.由于船始終漂浮在水面上,所以它受到的浮力不變

解析:“一個物體漂浮在液面上……”,出現這種現象的條件是物體所受浮力等于物重,所以隱含條件是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答案:D

例5 放在水平常木板上重10N的木塊,受到水平向右,大小為5N的拉力作用,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這時木板水平方向受的合力為_______N。當拉力增大到8N時,木塊受到的合力為_______N。

解析:“一個物體勻速運動……”要出現這種現象,前提條件是物體必須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所以隱含條件為:物體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

答案:0;3

五、從物理概念、物理原理中尋找隱含條件

有些物理學問題、現象、判斷等條件隱含于相關的概念和原理中,或是命題時有意混淆概念,偷換概念,要求學生對概念掌握準確,理解要透徹。

例6 晴天,幾位大學生在森林中迷路了,下面四種利用風向引導他們走出森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_(圖中虛線為空氣流動形成風的路徑示意圖)

A.森林吸熱,溫度升高慢,空氣溫度低、密度大,地面空氣從森林流向外界,應順風走

B.土地吸熱,溫度升高快,空氣溫度高、密度小,地面空氣從外界流向森林,應順風走

C.森林吸熱,溫度升高慢,空氣溫度低、密度大,地面空氣從森林流向外界,應迎風走

D.土地吸熱,溫度升高快,空氣溫度高、密度小,地面空氣從外界流向森林,應迎風走

解析:本題中隱含了比熱容的概念。物體的比熱容越大,吸收熱量后溫度變化越小。

土地的比熱容大,吸熱后溫度升高較快,空氣溫度高。熱空氣因密度小而向上升,地面空氣從森林流向外界,應順風走。

答案:A

六、數學關系之中尋找隱含條件

正確的示意圖不僅能幫助我們理解題意、啟發思路,而且還能通過數學關系找出題中的隱含條件。這種方法不僅在幾何光學中有較多的應用,而且在其它物理問題中也經常應用。

例7 有一均勻正方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力是F,壓強是P,如下圖所示。若切去陰影部分,則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力是原來的_______倍,壓強是原來的_______倍。

解析:該題的條件隱含在數學關系之中,解題的關鍵要建立物理模型的空間想象力。切去部分的正方體邊長為a/2,體積為V/8。切去陰影部分后,其質量為7/8m,底部受力面積為3/4S,剩余部分壓強為P’=m/S=7/6P,壓力為F’=Ps=7/8F。

答案:7/8;7/6

七、從圖形、圖表與曲線關系中尋找隱含條件

圖示是貯存和傳遞科學文化知識比較便捷的一條途徑,它能夠高度濃縮物理學的基本概念及原理,使之更加形象、直觀。試題圖文并茂,生動活潑,但圖表曲線中隱含了相當多的沒有敘述和未提及的條件,解題時結合題設條件分析圖形,從圖形中挖掘隱含條件,才能正確作答,較好地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例8 在如圖所示的各圖中,關于磁場的描述和小磁針表示正確的是( )

解析:這是一道集概念、實驗和理論于一體的圖形選擇題,要求學生明確磁場的概念、磁場方向及磁場方向的規定等情況,這樣才可選出正確答案為B。

八、從實驗的器材、操作過程或結果中尋找隱含條件

在理論試題中,也有相當多的題干條件看似不足,其實隱含在實驗器材、操作步驟和實驗結果之中,要求學生根據已有知識,挖掘這些隱含條件,從而得出正確答案,這有利于考查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例9 如圖所示電路,圖中1、2、3表示電流表或電壓表,請填上各表電路符號.并標出正、負接線柱的位置。

解析:判斷電表的類型,需了解器材的使用規則。電流表要串聯接入電路,電壓表要并聯接入電路。判斷時,可假設將改表處斷開,凡對電路結構有影響的是電流表,沒有影響的是電壓表。答案如上圖。

九、選擇合適的方法

確定解題思路,根據題型特點,充分理解題意。采用合適方法,能很好地提高解題能力,常用的物理方法有控制變量法、等效法、轉換法、數據歸納法等。

例10 下表列出由實驗測定的幾種物質的比熱容。認真閱讀,你一定會有所發現,請填出任意三條:

水4. 2×103

冰 2.1×103

鋁 0.88×103

鋼鐵 0.46×103

酒精 2.4×103

蓖麻油1.8×103

干泥土0.8×103

水銀0.14×103

煤油2.1×103

砂石0.92×103

銅0.39×103

鉛0.13×103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給表找規律時一般采用比較分析,綜合分析的方法,即可找一般規律如某種變大或變小的趨勢,共性等,也可找特殊規律。此表中12種物質除煤油和冰比熱相同外,其他不同。說明不同物質得比熱一般不同,這是共性。但冰和煤油不同物質比熱相同這是特殊性質。水、冰同種物質,狀態不同,比熱容也不同。且可將物質分為金屬、非金屬進行比較。還可找比熱容最大的、最小的。

例11 用實驗研究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供選擇的導體規格如下表:

材料

編號

長度(m)

橫截面積(mm)2

鎳鉻合金

1

0.5

1.5

0.5

錳銅

1

0.5

1.5

1

①要比較電阻與長度的關系應選擇導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要比較電阻與橫截面積的關系應選擇導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要比較電阻與材料的關系應選擇導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中導體的電阻與導體的長度、材料、橫截面積三個物理量有關,要探究它們之間的關系,要采用“控制變量法”。要驗證猜想一,就要取不同的長度,相同材料和橫截面積的導線,所以應選序號1、2,同理可選出另兩個猜想的序號。

答案:(1)1、2;(2)3、4;(3)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国产在线 | 免费观看一级特黄欧美大片 | 人人看超碰 | 密色视频 | 97人人精品 | 日韩精品在线一区 | 久草高清 | 精品久久一区 | 欧美性生活免费 | 欧美精品色网 | 四虎影视在线观看 | 成人一级片在线观看 | 99精品国产视频 | ririsao亚洲国产中文 | 青草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ⅰ | 久久污视频 | 精品久久久网站 | 久久99深爱久久99精品 | 国产成人小视频 | 久草视频在线首页 | 日韩啊啊啊| 成人在线网站 | 亚洲精品影院 | 色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天堂在线视频精品 | 国产一区视频在线 | 亚洲黄色成人av | 亚洲免费精品 | 午夜精品网站 | 精品一区免费 |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 | 国产精品美女www爽爽爽动态图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 青青草一区 |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中文字幕 | 国产一区国产二区在线观看 | 色婷婷免费 | 中文字幕在线三区 | 欧美国产视频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