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判斷物體運動狀態之前,必須選擇參照物.假定所選的參照物是靜止的,則根據物體和參照物之間的位置之間的變化判斷物體是否發生了運動;
(2)反應時間可以利用反應距離除以初速求得;
(3)根據v=$\frac{s}{t}$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4)物質由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液化,液化放熱;物質由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汽化,汽化吸熱.
解答 解:(1)當以坐在行駛的汽車上的自己為參照物,司機與自己的位置沒有發生改變,所以司機是靜止的;
(2)由v=$\frac{s}{t}$得:在反應過程所用的時間為:t1=$\frac{s_1}{v_1}$=$\frac{14m}{20m/s}$=0.7s;
(3)緊急停車全過程所用的時間為:t=t1+t2=0.7s+2.3s=3s;
全程的平均速度v=$\frac{s}{t}$=$\frac{30m}{3s}$=10m/s;
(4)前窗玻璃的霧氣是由于車內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玻璃,放出熱量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對著車窗玻璃吹暖風,可使小水珠吸熱加速蒸發為水蒸氣,車窗玻璃就變清晰了.
答:(1)靜止;
(2)汽車在反應過程所用的時間為0.7s;
(3)緊急停車全程的平均速度為10m/s;
(4)前窗玻璃的霧氣是由于車內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玻璃,放出熱量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對著車窗玻璃吹暖風,可使小水珠吸熱加速蒸發為水蒸氣,車窗玻璃就變清晰了.
點評 本題考查參照物的選擇、速度的計算,物態變化等知識,理解與反應時間是和反應距離和車速的對應的是此題的難點.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雨后,天空出現的彩虹 | |
B. | 夜晚,人在路燈下的影子 | |
C. | 用放大鏡看到被“放大”的字 | |
D. | 放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在水面處“折斷”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向右移動 | B. | 保持不動 | C. | 向左移動 | D. | 無法確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約為11m/s | B. | 某中學生的質量為50g | ||
C. | 正常人1s內心跳約100次 | D. | 物理教科書長約25.0cm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減小觀察刻度時,由于視線不垂直而產生的誤差 | |
B. | 減小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產生的誤差 | |
C. | 減小由于讀數時,估計偏大或偏小而產生的誤差 | |
D. | 避免測量中可能出現的錯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蘇省南通市八年級3月形成性練習(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環保新材料扮靚世博館
如圖的“冰壺”形展館﹣﹣芬蘭館,使用了一種叫做ProFi的特殊材料,屬于塑木復合材料,這種材料修正了純木材和純塑料的不足,塑木作為新型環保材料,密度為1.16 g/cm3,計算成本略高于木材,但可以制成空心型材,加工成各式材料,應用成本會逐漸降低,成為新材料發展的重點方向之一.
(1)把一個板材切割為大小不同的兩塊,大塊的密度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塊的密度;若每塊塑木板材的面積為2m2,厚度為5cm,則每塊板材的質量為 ____kg.
(2)現有一個密封的塑木板材,其中是空心的,經測量其體積為120cm3,質量為116g,則其空心部分的體積為多少cm3?
(3)塑木板材是用廢紙紙漿和塑料融合而成的,如果紙漿的密度為1.0g/cm3,假設融合過程中總體積不變,1m3的紙漿與多少m3的密度為2.0 g/cm3的塑料融合才能得到塑木板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屆山東省九年級(滬科版)3月一輪復習階段測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不能反映光的折射現象的( )
A. 放大鏡把字放大
B. 鋼勺好像在水面折斷了
C. 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
D. 雨后天空出現彩虹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