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杠桿平衡的條件”實 驗 報 告 | |||||||||||||||||
(1) | 探究杠桿平衡的條件 | ||||||||||||||||
實驗器材 | 帶刻度的均勻杠桿、支架、彈簧夾(或細線)、若干相同的 (2)、(3) | ||||||||||||||||
實驗步驟 | (1)用彈簧測力計測量一個鉤碼的重力; (2)將杠桿的 (4)點支在支架上,支架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3)在杠桿兩邊掛上不等量的鉤碼,改變鉤碼的位置,使杠桿在 (5)位置平衡; (4)記下動力、阻力、動力臂和阻力臂的數值,然后重復多次試驗. | ||||||||||||||||
實驗記錄 | 杠桿平衡時
| ||||||||||||||||
實驗結論 |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
實驗次數 | 動力F1(牛) | 動力臂L1(厘米) | 阻力F2(牛) | 阻力臂L2(厘米) |
1 | 2 | 3 | 1 | 6 |
2 | 4 | 3 | 6 | 2 |
3 | 4 | 5 | 3 | 6 |
分析 ①(1)根據探究實驗的環節進行解答;
(2)鉤碼可以代替杠桿的阻力和動力;
(3)實驗過程中要用彈簧測力計測量鉤碼的重力大小;
(4)將杠桿的重心點支在支架上,杠桿的重心通過支點,消除杠桿自重對杠桿平衡的影響;
(5)調節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平衡,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桿上,便于測量力臂;
②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桿上,便于測量力臂;
③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要先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改變杠桿兩側的力和力臂,進行多次實驗,總結出杠桿平衡的條件,據此進行分析;
④單位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相加;
⑤當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下拉動彈簧測力計時,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力臂在杠桿上,力臂正好等于拉力作用點到支點的距離;當彈簧測力計傾斜拉杠桿時,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力臂變小,小于拉力作用點到支點的距離.
解答 解:
①(1)“探究杠桿平衡的條件”是實驗目的;
(2)鉤碼的重力是固定的,可以代替杠桿的阻力和動力,方便進行實驗;
(3)用彈簧測力計測量鉤碼的重力,方便記錄動力和阻力,所以實驗器材中需要有彈簧測力計;
(4)把杠桿的中點支在支架上,調節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5)在杠桿兩邊掛上不等量的鉤碼,改變鉤碼的位置,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②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好處是,力與杠桿垂直,方便測量力臂;
③從“實驗步驟”來看,缺少的步驟有:
(a)實驗前,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b)計算動力與動力臂的乘積、阻力與阻力臂的乘積,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
④得出“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結論是錯誤的,單位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相加;
⑤實驗中,彈簧測力計傾斜拉動杠桿時,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力臂變小,小于拉力作用點到支點的距離,會造成拉力偏大.
故答案為:①(1)實驗目的;(2)鉤碼;(3)彈簧測力計;(4)中;(5)水平;
②便于測量力臂;
③(a)實驗前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b)計算動力與動力臂的乘積、阻力與阻力臂的乘積,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
④錯誤;數據具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普遍規律,單位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相加;
⑤彈簧測力計沒有豎直向下拉動杠桿.
點評 此題主要通過實驗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考查了杠桿的調平的方法,為了便于測量力臂,在實驗前需要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考查了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得出,為了得出正確的結論需要多做幾次實驗,防止結論的片面性.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堅固耐用 | B. | 增大摩擦 | C. | 便于運輸 | D. | 節約材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屆福建省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的電蚊拍,具有滅蚊和照明等功能。當開關S1閉合、S2斷開時,只有滅蚊網通電起到滅蚊作用;當開關S1和S2都閉合時,滅蚊網與燈都通電同時起到滅蚊和照明作用。下列電路設計符合這種要求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