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剛學習了密度知識后,想用天平和玻璃杯自制一個分度值為20ml量筒(杯)、
(1)在量筒的制作過程中,你認為最難實現的是:______
(2)經過認真思考,小剛準備了粗細均勻和粗細不均勻兩種玻璃杯,請你幫他分別設計出初步的制作方案:
方案A(用粗細均勻的玻璃杯)____________;
方案B(用粗細不均勻的玻璃杯)____________;
(3)兩種量筒(杯)相比較,你認為按方案______制作的量筒(杯)在測量過程中對實驗的影響會小一些,理由是______.
解:(1)最難實現的是準確地標出刻度值;
(2)方案A:用天平秤出200克水一次性倒入玻璃杯中,在玻璃杯上畫出水面的位置,用刻度尺將其分為相等的1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分度值為20ml;
方案B:多次用天平秤出20克水,逐次倒入玻璃杯中,并依次畫上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的刻度線,這樣就制成了分度值為20ml的量杯;
(3)方案A一次性倒入玻璃杯適量的水,減小了在操作過程中,由于操作不當帶來的誤差,設計的方案比較好;用B方案制成的量杯在測量時誤差較大,而且估讀也比較困難.
故答案為:
(1)準確地標出刻度值;
(2)用天平秤出200克水一次性倒入玻璃杯中,在玻璃杯上畫出水面的位置;
用刻度尺將其分為相等的1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分度值為20ml;
多次用天平秤出20克水,逐次倒入玻璃杯中,并依次畫上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的刻度線;這樣就制成了分度值為20ml的量杯;
(3)A;方案A一次性倒入玻璃杯適量的水‘減小了在操作過程中,由于操作不當帶來的誤差.
分析:量筒是用來測量體積的儀器,在制作的過程中,需要在玻璃杯上畫上刻度.在操作過程中,由于操作帶來的誤差越小越好.方案A一次性倒入玻璃杯適量的水,減小了在操作過程中,由于操作不當帶來的誤差,設計的方案比較好.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的是在實驗操作過程中的實驗誤差怎樣減小的問題.培養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