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水平放置的水桶重350N,一人用300N的力豎直向上提水桶,則水桶受到的合力大小為( )
A. 50N B. 650N C. 300N D. 0N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牲畜自動飲水器,此時進水管封堵,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A.儲水箱與飲水杯A,B,C組成連通器
B.控制進水的自動裝置末端的浮子處在漂浮狀態
C.靜止時浮子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靜止時水對三個飲水杯底部壓強的關系是:PA<PB<P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均質圓柱形固體A和盛有液體的輕質柱形容器B對水平桌面的壓力相等。將固體A沿水平方向切去和容器B中抽出相同的任意高度△h,剩余部分固體對桌面的壓強、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分別為PA、PB,要使PA與PB的差值始終保持不變。則它們密度的大小關系是( )
A. ρA可能大于ρB
B. ρA一定等于ρB
C. ρA可能等于ρB
D. ρA一定大于ρ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閉合電鍵S,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動時,下列四種情況中變大的是 ( )
① 電壓表V的示數
② 電流表A的示數
③ 電壓表V示數與電流表A示數的比值
④ 電流表A示數與電流表A1示數的比值
A. ①與③ B. ②與 C. ①與④ D. ③與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宇騎車時發現,不踩腳踏板,車也能滑行一段距離,他在不同的路面上多次嘗試后猜想:車滑行的距離可能與路面的粗糙程度和速度有關。為探究其中的奧秘,他在水平桌面上搭成一斜面,用小球做實驗,并用毛巾、棉布、木板等改變水平桌面的粗糙程度。
(1)為了探究小球在水平面上的滑行距離與速度的關系,小宇應先后三次將小球從斜面的__________高度處釋放,比較小球在相同粗糙面上滑行的路程。(選填“相同”或“不同”)
(2)為探究小球滑行距離與水平面粗糙程度的關系。小宇先后三次將小球從斜面上的同一高度處釋放,三次實驗結果如圖甲所示,由此得到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小宇認為,通過進一步推理可以得出結論:運動的物體如果不受阻力作用,將______________。
(3)為了模擬研究汽車超速帶來的安全隱患,李斌同學設計了如圖乙所示的探究實驗:將A、B兩個小球先后從同一裝置,高分別為hA、hB的位置滾下(mA<mB,hA>hB),推動小木塊運動一段距離后靜止。同組的小紅認為他這樣設計實驗得出的結論有問題,理由是:____________。在如圖乙所示的甲、乙兩次實驗中,木塊移動過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分別為f甲、f乙,則f甲_____f乙(選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1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所用的實驗器材有:杠桿、支架、彈簧測力計、刻度尺、細線和質量相同的鉤碼若干個.
(1)實驗前,將杠桿中點置于支架上,當杠桿靜止時,發現杠桿右端下沉.此時,應把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向(選填“左”或“右”)調節,使杠桿在不掛鉤碼時,達到水平平衡狀態.
(2)杠桿調節平衡后,小明在杠桿上A點處掛4個鉤碼,在B點處掛6個鉤碼杠桿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桿的平衡條件為: . 他這樣得出的結論為什么不合理? .
(3)實驗結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問題:“若支點不在杠桿的中點時,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組同學利用如圖2所示裝置進行探究,發現在杠桿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使杠桿處于平衡狀態時,測出的拉力大小都與杠桿平衡條件不相符.其原因是: .
(4)實驗時只有8個相同的鉤碼,杠桿上每格等距,如圖1,當在A點掛4個鉤碼時,則怎樣掛鉤碼可以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請設計一種方案);
(5)杠桿不處于水平位置能否平衡?甲乙意見不同.甲認為能平衡.于是他讓每次杠桿傾斜時靜止,做這個實驗也得出了杠桿平衡條件. 甲這種方案與乙讓杠桿在水平位置做實驗的方案相比較,你認為哪個實驗方案好,并說明理由:實驗方案好;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