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g | 升溫10℃所需時間/s | 升溫20℃所需時間/s | 升溫30℃ 所需時間/s | |
蓖麻油 | 35 | 68 | 92 | 123 |
水 | 35 | 90 | 156 | 212 |
分析 (1)探究物質比熱容的大小需要控制的變量包括:吸收的熱量,不同物質的質量,加熱的時間和加熱的方式;
(2)水吸收熱量的多少不能直接觀察到,可以通過加熱時間的長短間接反應,加熱時間越長,水吸收的熱量越多;
(3)在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多少時通常采用轉化法,即通過比較加熱時間的長短來間接判斷;
(4)水和沙子溫度升高第一個10℃所用的時間都要長,可能是因為物體受熱不均勻造成的,也可能是石棉網和燒杯要吸收熱量造成的.
解答 解:
(1)用控制變量法進行探究,因為引起溫度變化的因素是吸熱的多少、物質的質量、加熱時間和方式,與酒精燈里所加的酒精量無關,所以C選項錯誤;
(2)在該實驗中,用加熱時間的長短,反應水吸收的熱量的多少;
(3)分析表中數據可知:相同質量的沙子和水,在溫度每升高10℃的過程中,沙子所用的時間要小于水所用的時間;在加熱條件相同時,用的時間多,說明吸收的熱量多,所以水吸收的熱量大于沙子吸收的熱量;
(4)水和砂子溫度升高第一個10℃的時間要比第二個10℃的時間要長,原因可能是:物體受熱不均勻造成的,也可能是剛開始加熱時石棉網和燒杯要吸收熱量造成的.
故答案為:(1)C;(2)加熱時間;(3)水;(4)剛開始加熱時石棉網和燒杯要吸收熱量.
點評 本題考查的是比較物質吸熱能力的方法,考查了學生對試驗的操作能力,以及對于實驗數據的分析能力,我們要能夠根據相關的實驗數據得出我們需要的知識,并能夠將這些知識應用于生活,要注意物理實驗中常常采用控制變量法.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大量電荷的移動形成電流 | |
B. | 規定正電荷移動的方向為電流方向 | |
C. | 電路兩端有電壓,電路中可能沒有電流 | |
D. | 導體容易導電是因為導體中有大量的自由電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所用時間為2.4h | B. | 所用時間為2.5h | ||
C. | 平均速度為48km/h | D. | 平均速度為50km/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