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從圖可知,動滑輪由3段承擔.
(1)由圖可知,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是0.5N,指針指在2N到3N之間,所以小明所用的拉力F=2.5N,
而h=0.4m,
則拉力移動的距離為:s=3h=3×0.4m=1.2m,
∴拉力做的總功為:W
總=Fs=2.5N×1.2m=3J,
拉力做功的功率為:P=

=

=1.5W.
答:拉力的功率是1.5W.
(2)∵W
有用=2.4J;
∴滑輪組機械效率為:η=

=

=80%.
答: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80%.
(3)∵W
有用=2.4J,h=0.4m,
∴物體的重力為:G
物=

=

=6N,
不考慮繩重及摩擦,F=

(G
物+G
輪),
而拉力F=2.5N,
∴動滑輪的重力為:G
輪=3F-G
物=3×2.5N-6N=1.5N,
當重物的重力為20N時,此時的拉力F=

(G
物+G
輪)=

×(20N+1.5N)=

N,
又∵s=3h=3×0.4m=1.2m,
∴此時拉力做的總功為:W
總=FS=

N×1.2m=8.6J.
答:若用該滑輪組將20N的重物提高0.4m,拉力做的總功是8.6J.
分析:首先根據動滑輪由幾段承擔,來確定滑輪組的繩子段數,然后根據公式逐個計算.
(1)彈簧測力計示數即可讀出小明所用的拉力,知道重物上升的高度,從而可以計算出拉力移動的距離,根據公式W=FS求出總功,再利用公式P=

求出拉力做功的功率.
(2)知道小明做的有用功和總功,可利用公式η=

計算滑輪組機械效率.
(3)不考慮繩重及摩擦,知道有用功和重物上升的高度,可利用公式G=

計算出物體的重力,知道拉力為2.5N,利用F=

(G
物+G
輪)求動滑輪重,再利用該公式求提升20N重物時的拉力,最后利用公式W=FS計算出拉力做的總功.
點評:本題所涉及到的公式特別多,要根據滑輪組確定繩子段數n,然后利用公式認真計算,在計算過程中,要注意單公式變形問題;對同一滑輪組來說,被提升重物的重,機械效率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