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圖甲中,木塊B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等于其重力,根據p=$\frac{F}{S}$求出木塊B對容器底部的壓強;
(2)圖乙中,木塊B在豎直向下重力G、繩子拉力F以及豎直向上浮力F浮的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根據力的平衡條件求出此時木塊B受到的浮力;
(3)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木塊排開水的體積,根據V=Sh求出木塊B浸入水中的深度,進一步求出所加水的體積,根據ρ=$\frac{m}{V}$和G=mg求出所加水的重力,將圖乙中與B相連的細線剪斷,當木塊靜止時處于漂浮狀態,由圖可知該容器形狀規則,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力等于水的重力加上木塊B的重力之和.
解答 解:(1)因水平面上物體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圖甲中,木塊B對容器底部的壓強:
p=$\frac{{F}_{壓}}{{S}_{B}}$=$\frac{G}{S}$;
(2)圖乙中,木塊B在豎直向下重力G、繩子拉力F以及豎直向上浮力F浮的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
由力的平衡條件可得,此時木塊B受到的浮力:
F浮=G+F;
(3)由F浮=ρgV排可得,木塊排開水的體積:
V排=$\frac{{F}_{浮}}{{ρ}_{水}g}$=$\frac{G+F}{{ρ}_{0}g}$,
由V=Sh可得,木塊B浸入水中的深度:
h浸=$\frac{{V}_{排}}{{S}_{B}}$=$\frac{\frac{G+F}{{ρ}_{0}g}}{S}$=$\frac{G+F}{{ρ}_{0}gS}$,
所加水的體積:
V水=SA(L0+h浸)-V排=2S×(L0+$\frac{G+F}{{ρ}_{0}gS}$)-$\frac{G+F}{{ρ}_{0}g}$=2SL0+$\frac{G+F}{{ρ}_{0}g}$,
由ρ=$\frac{m}{V}$和G=mg可得,所加水的重力:
G水=m水g=ρ水V水g=ρ0(2SL0+$\frac{G+F}{{ρ}_{0}g}$)g=2ρ0gSL0+G+F,
將圖乙中與B相連的細線剪斷,當木塊靜止時處于漂浮狀態,由圖可知該容器形狀規則,
則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力:
F壓′=G水+G木=(2ρ0gSL0+G+F)+G=2ρ0gSL0+2G+F.
答:(1)圖甲中,木塊B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為$\frac{G}{S}$;
(2)向容器A中緩慢加水,當細線受到拉力為F時,停止加水,如圖乙所示,此時木塊B受到的浮力是G+F;
(3)將圖乙中與B相連的細線剪斷,當木塊靜止時,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力是2ρ0gSL0+2G+F.
點評 本題考查了壓強定義式和平衡力條件、阿基米德原理、重力公式以及密度公式的應用,正確的計算出容器內水的體積以及知道水平面上物體的壓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是關鍵.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我國的北斗衛星定位系統是利用電磁波來傳遞信號的 | |
B. | 空調遙控器是利用紫外線工作的 | |
C. | 光纖不是利用電磁波傳播信息 | |
D. | 頻率越高的電磁波在空中傳播得越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實驗次數 | 燈泡兩端電壓U/V | 通過燈絲電流I/A | 燈泡功率P/W | 燈泡亮度 |
1 | 2.2 | 0.26 | 較暗 | |
2 | 2.5 | 0.28 | ||
3 | 3.0 | 0.30 | 較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利用這一成像規律可制成照相機 | |
B. | 實驗中,蠟燭越燒越短,光屏上燭焰的像向下移動 | |
C. | 要使燭焰在光屏上呈現一個清晰縮小的像,調節的方法是透鏡不動,蠟燭遠離透鏡移動,光屏靠近透鏡移動 | |
D. | 要使燭焰在光屏上呈現一個清晰更大的像,調節的方法是透鏡不動,蠟燭靠近透鏡移動,光屏也靠近透鏡移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帶正電,b帶負電,c帶負電 | B. | a帶負電,b帶正電,c帶正電 | ||
C. | a帶正電,b帶正電,c帶負電 | D. | a、b、c均帶正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