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圖甲、乙、丙三組實驗:
(1)甲組圖中要求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結果小車在不同水平表面上運動的距離卻不相同。根據這一實驗現象得出的結論是: 平面越光滑,小車運動的距離就越遠。這進一步說明:運動的小車受到的阻力越__,速度減小的也越____。
(2)乙組圖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的實驗。由D、F兩圖可得出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實驗中要求水平拉動測力計使物體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其目的是為了_______。
(3)丙組圖實驗中通過物塊B被下落的小鐵球A推動距離的遠近,來反映小鐵球A具有的____大小。甲、丙兩組實驗中均要求小車和小球從斜面的同一高度釋放,這樣做的目的是使它們剛運動到水平面上時具有_________。
![]() |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好奇號”探測器在接近火星的過程中,相對于火星是 的.在降落的初始階段,“好奇號”加速下降,此時勢能 ,動能 (選填“增大’或“減小”);打開降落傘后,“好奇號”減速下降,此時它受到的阻力 火星對它的引力(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下面是曉婷同學設計的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過程.
(1)如圖,為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曉婷將一張白紙B放在水平桌面上,將一個平面鏡A垂直白紙放置,用激光手電貼著 (選填“A”或“B”)照射,并記錄下了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度數如下表.通過表格中的數據可得到的結論是 .
入射角 | 15° | 30° | 60° |
反射角 | 15° | 30° | 60° |
(2)為了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她將平面鏡換成了 ,并取來了兩個 的蠟燭.在實驗過程中,隨著蠟燭的燃燒變短,蠟燭的像與用來找像的蠟燭 (選填“仍然重合”或“不再重合”),此時所成的像與物大小 (選填“相同”或“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聲的現象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擊鼓的力越大,音調越高 B.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C. 聲音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D. 雷雨天會先聽到雷聲,稍后看到遠處的閃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4所示,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在水平桌面上作直線運動,實驗記錄如下表。由此可知,木塊與水平桌面的滑動摩擦力為( )
A.4.5N B.1.5N C.3N D.2.1N
![]() |
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1)華華家是做玻璃切割安裝生意的,華華上午在學校剛學過平面鏡成像規律,中午回家利用有利條件進一步體會物距、像距關系及物像方位關系(如圖14),他將軟尺拉直鋪在地面上,將鏡子架在尺上,舉起右手并做鬼臉,沿尺靠鏡兩步,再橫行兩步.
①鏡子最好選用 (填“透明玻璃”或“不透光水銀鏡”).
②鏡面最好與地面成 (填“45°”“60°”或“90°”).
③華華朝著鏡子走兩步,再橫行兩步(平行鏡面),則橫行過程中人像間距 。
(2)如圖14亮亮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情況,A、B、C、分別是燃燒的蠟燭、凸透鏡、
光屏,它們都豎立在光具座上,此時屏上出現清晰的像,A、B、C所處位置對應的標尺刻度
如圖.
①圖示的實驗現象可以說明 的成像特點.(填“照相機”“幻燈機”或“放大鏡”)
②亮亮通過上網檢閱科技資料發現,凸透鏡成像規律符合公式1/u+1/v=1/f(u為物距,v為
像矩,f為焦距),請你據此計算出該凸透鏡的焦距f= cm.
③取下該凸透鏡,將它作為放大鏡用來觀察墻上地圖的細微處,則該凸透鏡與墻壁的距離
應 ;
④若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把燭焰和光屏的位置對調一下,可到的 像。
![]() |
圖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光學器件在我們的生活、學習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下面的介紹有一項不符合實際,它是( )
A.近視眼鏡利用了凹透鏡對光的發散作用
B.照相時,被照者與相機的距離是在鏡頭的二倍焦距之外
C.借助放大鏡看地圖時,地圖到放大鏡的距離應略大于一倍焦距
D.陽光通過凸透鏡可以點燃紙屑,這利用了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