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研究水的沸騰”實驗中
(1)實驗前,甲圖中器材的安裝應自下而上安裝,實驗中觀察到水沸騰前氣泡的情況是圖中的_____(選填“a”或“b”)
(2)如圖甲(左),剛倒入熱水時發現溫度計管壁模糊,很難看清示數,是由于水蒸氣通過_____方式液化成小水珠附在溫度計而引起的
(3)燒杯上方加一紙蓋后進行實驗,如圖甲(右)所示。每隔1min記錄溫度計示數(見表),4min時溫度計示數如圖乙所示,此時溫度為_____℃,直到水沸騰一段時間后停止讀數,由表可知水的沸點為_____℃.此時的氣壓可能_____(選填“高于”“等于”“低于”)1個標準大氣壓。
時間/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溫度/℃ | 88 | 90 | 92 | 94 | 97 | 98 | 98 | 98 |
(4)根據表中的數據在圖丙中畫出水溫隨時間變化的圖象
(________)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全球在建規模最大的水電樞紐工程我國白鶴灘水電站進入全面建設階段。按設計,水電總庫容206.27億立方米,混凝土雙拱壩最大壩高289米,頂寬13米,最大底寬72米。電站左岸、右岸地下廠房共有16臺水輪發電機組。建成后具有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攔沙、改善下游航運條件和發展庫區通航等綜合效益。
(1)水電站庫區建成后,該地區空氣濕度會增大,這與水的___________(填物念變化名稱)有關。
(2)從壓強角度分析說明水電站混凝土雙曲拱壩筑成“上窄下寬”的好處_________。
(3)水電站樞紐最大總泄洪量約為42000立方米/秒,泄洪6分鐘即可裝滿一個西湖。若以最大總泄洪量泄洪,6分鐘內所泄出水的質量是多少 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同學在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的關系”時,做了如圖甲、乙所示的實驗。
(1)實驗中觀察_____來判斷壓力的作用效果,用到的科學探究方法_____。
(2)甲、乙所示的實驗能夠得到的結論是_____。下列實例中,直接應用該結論的是_____(填序號)①交通管理部門規定,貨車每一車軸的平均承載質量不得超過10t②小小的蚊子能輕而易舉地用口器把皮膚刺破③書包要用寬的背帶
(3)若想繼續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大小的關系”,應再作圖_____(填“丙”或“丁”)所示實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為3V,R為阻值未知的定值電阻,小燈泡L的規格為“6 V 3W”,若小燈泡的阻值不隨溫度變化,閉合開關S后,電流表的示數為0.55A。求:
(1)小燈泡的電阻;
(2)小燈泡的實際功率;
(3)定值電阻R的阻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F和F′為凸透鏡的焦點,P和P′到凸透鏡的距離為二倍焦距。
(1)保證蠟燭、凸透鏡的位置不變,應將光屏向_____(選填“左”或“右”)移動,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_____(選填“正立”或“倒立”)的_____(選填“放大”或“等大”或“縮小”)的實像。
(2)在實驗過程中發現光屏上成的燭焰像逐漸向上移動,則需將凸透鏡向_____(選填“上”或“下”)
(3)若將圖示裝置模擬人的眼睛成像系統,成像總在光屏左側,該種情況表明這樣的眼睛是_____(選填“近”或“遠”)視眼,需要配戴一個焦距合適的_____(選填“凹”或“凸”)透鏡才能加以矯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質量為70 kg的工人站在岸邊通過一滑輪組打撈一塊沉沒在水池底部的石材,該滑輪組中動滑輪質量為5 kg。當工人用120 N的力拉滑輪組的繩端時,石材仍沉在水底不動。工人繼續增大拉力將石材拉起,在整個提升過程中,石材始終以0.2 m/s的速度勻速上升。在石材還沒有露出水面之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η1,當石材完全露出水面之后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η2。在石材脫離水池底部至完全露出水面的過程中,地面對人的支持力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之比為29:21。繩重及滑輪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計,石材的密度ρ石=2.5×103 kg/m3,取g=10 N/kg,求:
(1)與打撈前相比,當人用120 N的力拉繩端時,水池底部對石材的支持力的變化;
(2)η1與η2的比值;
(3)當石材完全露出水面以后,人拉繩子的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所示,用扳手擰緊螺母,________(填“A”或“B”)圖所示情況的效果好,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__________有關.如圖乙所示是某人用大小相同的力作用于彈簧的情景,觀察比較C、D兩圖,可知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________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個大物塊甲,先后兩次分別在小物塊乙和小物塊丙的作用下,其上表面恰好與水面相平,甲、乙之間用繩連接,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兩種情況下,甲物塊所受浮力相等
B. 繩的拉力與丙物塊的重力大小相等
C. 乙物塊的密度比水小
D. 乙物塊的質量比丙物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受到方向不變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其F﹣t和v﹣t圖象分別如圖乙、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當t=2s時,物體處于靜止狀態,摩擦力是0N
B. 當t=3s時,物體受到摩擦力是7N
C. 4﹣6s內,物體受到的合力為2N
D. 2﹣4s內,物體的慣性保持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