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探究平面鏡成像實驗中,選擇兩個完全相同的蠟燭,是為了便于比較物像大小關系;
探究平面鏡成像實驗中,要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雖然成像不太清晰,但是在物體一側能看到物體的像,同時還能看到代替物體的另一個物體,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2)點燃蠟燭A,蠟燭A在玻璃板中成像,觀察蠟燭的像時,眼睛要在蠟燭A的一側,才能通過玻璃板看到蠟燭A的像;眼睛在蠟燭B的一側不能看到蠟燭A的像,只能透過玻璃板看到蠟燭A;
(3)從玻璃的兩面都能反射光,利用光的反射現象可知能成兩個像,從這個角度去分析此題;
(4)實驗時選擇兩個完全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物像大小關系;
(5)一次實驗不具備代表性,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應采取同樣的實驗方案多做幾次,才能保證結論的正確;
(6)眼睛要在物體一側,透過透明玻璃觀察放在另一側的物體.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所成的像是虛像,不能呈現在光屏上;
(7)正確讀出平面鏡中鐘表的實際時間,有2種做法:①翻看法;②12:00減平面鏡中鐘表的時間;
(8)從兩個相同的棋子不發光和蠟燭燃燒變短的角度分析其缺點,從兩個相同的棋子始終相等和蠟燭發光的角度分析其優點.
解答 解:
(1)實驗中選擇相同的BC兩個蠟燭,為了便于比較物像大小關系;
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雖然成像不太清晰,但是在物體一側能看到物體的像,同時還能看到代替物體的另一個物體,便于確定像的位置,故選F作為平面鏡;
(2)尋找蠟燭A的像的位置時,眼睛應在蠟燭A一側觀察,在蠟燭B的一側不能看到蠟燭A的像;
(3)由于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如果玻璃板太厚,兩面都能反射光,所以實驗中發現蠟燭通過鏡面成兩個像;
(4)點燃蠟燭A,在玻璃板后面移動蠟燭B,直到看上去與蠟燭A的像重合,此現象說明像與物體大小相等,為了更好地比較像與物的大小和位置關系,在這個過程中蠟燭不應該點燃;
(5)一次實驗不具備代表性,應采取同樣的實驗方案多做幾次,避免實驗現象的偶然性,才能保證結論的正確;
(6)點燃右方的蠟燭,右方的蠟燭在透明玻璃中成像,眼睛要在右方透過透明玻璃觀察左方的蠟燭,故在2處;
因為光屏只能接收實像,不能接收虛像,光屏不能接收到蠟燭A的燭焰的像,所以說明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
(7)翻看法:把試卷翻過來,對著亮處,直接讀出正確時間為9:25;
12:00減平面鏡中鐘表的時間:12:00-2:35=9:25;
(8)用棋子蠟燭做此實驗環保,但成的像較暗淡,不清晰,用蠟燭做實驗,隨著蠟燭的燃燒,蠟燭會變短,物像大小不同,因此,選用蠟燭做實驗,優點是成像清晰,缺點是隨著蠟燭的燃燒,蠟燭會變短,物像大小不同.
故答案為:
(1)B、C;F;(2)A;(3)玻璃板太厚,前后兩個面各成一個像;(4)不應該;為了更好地比較像與物的大小和位置關系;(5)一次實驗結論具有偶然性;(6)2;沒有;平面鏡成的是虛像;(7)D;(8)選用蠟燭做實驗,優點是成像清晰,缺點是隨著蠟燭的燃燒,蠟燭會變短,物像大小不同.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及其應用.這是光學中的一個重點,也是近幾年來中考經常出現的題型,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并學會靈活運用.同時考查學生動手操作實驗的能力,并能通過對實驗現象的分析得出正確結論.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刀具在砂輪上摩擦時,只有刀具的內能增大 | |
B. | 物體的溫度升高,則它的內能一定增大 | |
C. | 物體的溫度升高,一定是因為從外界吸收了熱量 | |
D. | 內能是物體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實驗次數 | 動力/N | 動力臂/cm | 動力×動力臂 | 阻力/N | 阻力臂/cm | 阻力×阻力臂 |
甲 | 1.5 | 3 | 4.5 | 0.5 | 9 | 4.5 |
乙 | 1 | 6 | 6 | 1.5 | 4 | 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物體溫度降低時內能減少 | |
B. | 物體的內能增加,可能是外界對它做了功 | |
C. | 0℃的冰變成0℃的水,溫度不變,內能不變 | |
D. | 物體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可以為零,但物體的內能不會為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當斷開S1、S2,閉合S3時,R1與R2為串聯 | |
B. | 當斷開S3,閉合S1、S2時,R1與R2為并聯 | |
C. | 當斷開S1,閉合S2、S3時,R1與R2為串聯 | |
D. | 只要同時閉合S1、S2,就會出現短路現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測量處] | a | b | c | d |
電流/A | 0.2 | 0.2 | 0.2 | 0.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