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利用最大刻度值標有2.5mL的一次性注射器等器材,對大氣壓的值進行測量.其實驗步驟如下:
a.先讓注射器吸入少量水,然后將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當注射器的小孔充滿水后,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用細繩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頸部,使繩另一端與彈簧測力計的掛鉤相連,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動注射器筒,如圖所示.當注射器中的活塞剛開始滑動時,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7.5N。
c.測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長度為4cm。
d.根據測量數據,算出大氣壓的值。
(1)實驗所用的器材為:注射器、彈簧測力計、細繩、橡皮帽、水和 。
(2)此注射器活塞的橫截面積是__________ cm2,根據實驗數據計算出大氣壓強為 Pa。
(3)小明發現,同學們在做此實驗時測得的大氣壓值誤差很大,對此小明與同學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
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殘余氣體;②活塞與注射器筒壁間有摩擦;③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沒有讀準;④活塞與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上述原因一定會使測量值小于真實值的是 __________。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刻度尺(2) 0.625 1.2×105 (3) B
【解析】
試題分析:(1)該實驗的原理為p=F/S,測量的物理量為拉力和受力面積,所以,實驗所用的器材:除注射器、彈簧測力計、細繩、橡皮帽、水之外,還需要刻度尺。
(2)此注射器活塞的橫截面積是S=V/L=2.5 cm3 /4cm =0.625cm2,根據實驗數據計算出大氣壓強為p=F/S=7.5N/0.625cm2= 1.2×105Pa。
(3)在做此實驗時測得的大氣壓值誤差很大,會使測量值小于真實值的可能的原因是①④:因為①④都會使得拉力偏小;而②會使得拉力偏大;③可能使得拉力偏大,也可能使得拉力偏小。
考點:大氣壓的測量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新泰市(五四制)初三上期期末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1、2、3、4表示電路的四個連接點,現在只要燈L2發光,正確的連接方法
是( )
A.只要將3、4連接起來
B.只將2、3連接起來
C.將1、2和3、4分別連接起來
D.將1、4和2、3分別連接起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初二1月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同學用托盤天平測一物體的質量,測量完畢后才發現錯誤地將物體放在了右盤,而將砝碼放在了左盤.因無法重測,只能根據測量數據來定值.他記得當時用了50g、20g和10g三個砝碼,游碼位置如圖所示,則該物體的質量為
A.81.4g B.78.6g C.78.2g D.81.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初二1月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現象中,物體的質量發生變化的是
A.把一石塊從北京帶到上海 B.一銅塊被壓成銅片
C.一鐵塊久置在潮濕的戶外 D.一冰塊熔化成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2015學年浙江金華第五中學初二上期期中檢測科學試卷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甲所示,長方體金屬塊在細繩豎直向上拉力作用下從水中開始一直豎直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上升到離水面一定的高度處。圖乙是繩子拉力F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取g=10N/Kg。根據圖像信息,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該金屬塊重力的大小為34N
B.浸沒在水中的金屬塊受到的浮力大小是20N
C.在t1至t2時間段金屬塊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逐漸增大
D.該金屬塊的密度是3.4×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江陰市長涇片初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一般物質都是“熱脹冷縮”的,物體受熱時在長度方向上的膨脹叫線膨脹,小華決定對此進行研究。經過和同學們討論,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物體線膨脹的伸長量,可能與物體的材料有關;
猜想二:物體線膨脹的伸長量,可能與物體的原長有關;
猜想三:物體線膨脹的伸長量,可能與物體的溫度升高有關;
為了驗證上述猜想是否正確,小華和同學們進行實驗。下表是他們探究影響物體線膨脹因素的實驗記錄(銅、鋁的橫截面積相同)。
實驗序號 | 材料 | 原長/m | 溫度升高/℃ | 線膨脹的伸長量/mm |
1 | 銅 | 1 | 10 | 0.19 |
2 | 銅 | 2 | 10 | 0.38 |
3 | 30 | 0.57 | ||
4 | 鋁 | 2 | 10 | 0.46 |
請根據實驗記錄完成下列各題。
(1)比較實驗序號 與 ,可得結論:當原長和溫度的升高相同時,物體線膨脹的伸長量與材料有關。
(2)比較實驗序號1與2,可得到的初步結論是
(3)表中有的材料規格沒有填全,為了利用實驗序號1與3驗證猜想三,必須知道該項內容,在表格中填上所缺的數據。
(4)在上述探究過程中,總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們不變,進而尋找出另一個因素的關系,這種研究方法叫做 法。
(5)同學們的科學探究主要經歷了以下幾個過程①分析論證;②猜想與假設;③進行實驗與收集數據;④提出問題;⑤制定計劃和設計實驗。合理排列的順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江陰市長涇片初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的溫度計,關于它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該溫度計是根據固體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的
B.在使用該溫度計測量物體溫度時,可以離開被測物體讀數
C.該溫度計的量程是20~100℃
D.該溫度計此時的示數為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南省婁底市初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現象與物態變化相對應的是
A.衣柜里的樟腦丸變小了——升華
B.靜靜的池塘覆上薄冰——液化
C.夏天灑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凝固
D.冰箱冷凍室內壁的霜——汽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