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物體的浮與沉》學習中知道若物體浸沒在液體中,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稱為懸浮。不少同學認為只要是平衡狀態(tài)下也可以稱為懸浮狀態(tài),大林同學提出如果在水中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會受到液體阻力的作用不可稱為懸浮狀態(tài),為此全班同學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最后認為若做勻速直線運動不能算懸浮狀態(tài),同時提出物體在液體中所受阻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同學們上網查詢資料了解到同一物體在同一液體中所受阻力與物體的迎流面積(形狀)和物體運動速度有關。為了探究在液體中物體所受阻力的大小的影響因素,同學們借助自制潛水艇進行了下列探究。
(1)讓自制潛水艇在水中處于懸浮狀態(tài)如圖A,然后再其底部放置一些體積相同質量忽略不計的泡沫小球(如圖B),通過不斷調整發(fā)現自左向右在底部依次黏貼1個、4個、9個泡沫球,然后使其從水底部浮起,當上浮一段時間進入指定豎直磚墻的區(qū)域時,用照相機通過每隔相等的時間曝光一次的方法記錄潛水艇的運動過程,如圖C是其中一段的示意圖。對于在底部黏貼泡沫小球而不是其它地方黏貼的目的是_________;
對于圖中的這段運動過程,三次潛水艇上浮運動的速度之比是____,他們受到的液體阻力之比是______,由此可以得出的實驗結論是:同一物體在同一液體中,當物體的迎流面積(形狀)相同時,_______________。
(2)為了研究“阻力與迎流面積(形狀)的關系”,同學們提出改變迎流面積(形狀),利用如圖D所示的潛水艇由水底同時浮出,比較潛水艇浮出水面的先后順序即可比較所受阻力的大小,這樣的方案________(“可行”或“不可行”)。
(3)在一次實際的操作中,某同學讓自制潛水艇以5cm/s的速度勻速直線下潛,至杯底后,潛水艇排出100cm3的水,該潛水艇以5cm/s的速度勻速直線上浮,潛水艇的外殼及體積不發(fā)生改變,試求該潛水艇在水中勻速上升時受到的阻力約為(___________)
A.1N B.0.5N C.0.25N D.0N
【答案】為了保證每次實驗時物體迎流面積都相同
阻力的大小與速度的平方成反比 不可行 B
【解析】
(1)[1]根據資料知,同一物體在同液體中所受阻力與物體的迎流面積和物體運動速度有關,在底部黏貼泡沫小球而不是其它地方黏貼,為了保證每次實驗時物體迎流面積都相同。
[2]由圖C知,設每段長度為s,每個時間間隔為t,則
,
,
故
[3]因三次潛艇都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
,
,
故阻力之比為
[4]由上分析可知:同一物體在同一液體中,當物體的迎流面積(形狀)相同時,阻力的大小與速度的平方成反比。
(2)[5]由圖D知,在迎流面積改變時,物體的重力和體積也發(fā)生了變化;則未控制其它變量不變,故不可行。
(3)[6]潛艇兩次運動的速度相同,所以受到的阻力的大小相同,潛艇的體積不變,所受浮力大小不變,當潛艇下潛時,則有
①
排出水的重力為
潛艇上浮時,則有
②
因
聯立①②解得
故選B。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潔利用沙子、一個小桌和象棋子若干進行實驗, 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圖記錄了她進行第①、②、③步實驗操作后觀察到的現象。
(1)小潔通過______來顯示壓力的作用效果;
(2)根據實驗現象可得結論:在______一定時,______,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底面積不同的圓柱形容器A和B分別盛有甲、乙兩種液體,兩液面相平,且甲的質量大于乙的質量。若在兩容器中分別加入原有液體后,液面仍保持相平,則此時液體對各自容器底部的壓強pA、pB和壓力FA、FB的關系是 ( )
A. pA<pB,FA=FB
B. pA<pB,FA>FB
C. pA>pB,FA=FB
D. pA>pB,FA>F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趣味物理表演會上,小明展示了如圖所示的蓄水和放水裝置。如果原來水箱是空的,注水時水箱中的水位高于_________點時排水口才有水流出。如果原來水箱是滿的,放水時水箱中的水位降到_________點時排水口才停止出水。如果進水口不停地向箱中注水,但進水流量較小,使得當出水口有水流出時,進水流量小于出水流量,這種情況下排水口的水流具有_________特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利用最大容積為2.5ml的注射器等器材,對大氣壓的值進行測量。實驗步驟如下:
a.將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用細繩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頸部,使繩的另一端與彈簧測力計的掛鉤相連,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動注射器筒,如圖所示。當注射器中的活塞剛開始滑動時,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7.5N;
c.用______測出______,記為 4cm;
d.根據測量數據,算出大氣壓的值。
(1)實驗所用的器材為:注射器、彈簧測力計、細繩、橡皮帽和刻度尺;
(2)下面是記錄實驗情況的表格,請將其中兩項空白處內容補充完整;
大氣壓力F/N | 注射器容積V/ml | ①_____ | 活塞面積S/cm2 | 大氣壓強P/pa |
7.5 | 2.5 | 4 | ②______ |
(3)小明發(fā)現,同學們在做此實驗時測得的大氣壓值誤差很大,對此小明與同學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
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殘余氣體;
②活塞與注射器筒壁間有摩擦;
③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沒有讀準;
④活塞與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
上述原因一定會使測量值小于真實值的是______。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1)如圖甲所示,一個重為10N的物體沿斜面勻速下滑,請作出物體所受的摩擦力和物體對斜面的壓力的示意圖;
(2)將一個雞蛋輕輕放入燒杯里的水中,然后向水中加鹽,使雞蛋上浮,如圖乙所示,在圖中畫出雞蛋上浮時所受力的示意圖;
(3)在自動化生產線上,常用傳送帶傳送工件,如圖丙所示,一個重20N的工件與傳送帶一起以0.2m/s的速度水平向右勻速運動,不計空氣阻力,請在圖中畫出工件受力的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短文,回答文后的問題
汽車發(fā)動機
發(fā)動機是汽車的動力源。汽油機以汽油為燃料,使活塞在氣缸中往復運動,一個工作循環(huán)經歷進氣、壓縮、做功和排氣四個沖程,汽油機的性能和汽缸排量有關。汽缸排量指活塞一個沖程中活塞在氣缸內通過的容積,它取決于活塞的面積和活塞上下運動的距離(沖程長度)。如果發(fā)動機有若干個氣缸,所有氣缸“工作容積”之和稱為發(fā)動機排量,實際汽車往往采用多缸發(fā)動機。
如圖所示發(fā)動機有4個汽缸(圖中標注1、2、3、4),通過連桿把4個汽缸的活塞連在一根曲軸上。各個汽缸的做功過程錯開,在飛輪轉動的每半周里,都有一根汽缸在做功,其他三個汽缸分別在吸氣、壓縮和排氣沖程。
(1)汽油機工作時將燃料燃燒的內能轉化為_____能。
(2)已知汽油的熱值為4×107J/kg,如果該發(fā)動機消耗2kg的汽油,且這些汽油充分燃燒,應放出的熱量為_____J
(3)四缸發(fā)動機中1號汽缸在做功沖程中,4號汽缸所處的沖程是_____
A.吸氣 B.壓縮 C.做功 D.排氣
(4)設該發(fā)動機功沖程燃氣對活塞的平均壓強是p0,發(fā)動機排量為V排,則發(fā)動機轉速為2400r/min時該轎車的輸出功率P與發(fā)動機排量為V排的關系式為P=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用如圖所示的電路來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部分實驗器材的規(guī)格已標明)。
(1)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如圖中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使之接入電路的阻值最大__________;
(2)實驗中,小明發(fā)現無論怎樣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兩電表指針始終處于如圖所示位置,則接線柱______間(填接線柱的數字編號)出現了______(選填“短路”或“斷路”);
(3)故障排除后,小明從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阻值最大時開始記錄數據,得到小燈泡U-I圖象如圖所示,則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是______W,所用滑動變阻器的規(guī)格是下列四個選項中的______(選填選項前字母);
A.“5Ω,2A” B.“15Ω,2A” C.“25Ω,2A” D.“30Ω,2A”
(4)在每次調節(jié)中,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減小了△R1,小燈泡的阻值變化了△R2,則△R1___△R2,(選填“>”、“<”或“=”),你的理由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不變,閉合電鍵,電路正常工作.一段時間后,電流表示數變小.用一個定值電阻
替換
,替換后電流表示數再次變小,若故障只發(fā)生在
、
、
上,則
A. 一定斷路 B.
一定斷路
C. 一定斷路 D. 電壓表示數可能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