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有甲、乙兩個圓柱形容器,甲容器中盛有液體A,物塊M漂浮在液體A中,物塊M排開液體的質量為m1,液體A對甲容器底部的壓強為P1;乙容器中盛有液體B,物塊N漂浮在液體B中,物塊N排開液體的質量為m2,液體B對乙容器底部的壓強為p2,已知甲容器底面積大于乙容器底面積,容器中液體A、B質量相等,物塊M、N質量相等.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A.P1>p2 B.P1<p2 C.m1<m2 D.m1>m2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年河南省鄭州市九年級中考調研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小楊在家中燒湯時在湯里放入了適量的味精,整個湯的味道變得更加鮮美,這一現象說明分子在做 ;太陽能熱水器是利用 方式使水的內能增加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年廣西玉林市陸川縣、博白兩縣九年級6月中考模擬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對如圖所示的四個實驗的認識,正確的是( )
A.該實驗演示的是電流的磁效應
B.該實驗可用來演示電動機的工作原理
C.該實驗中通過電螺線管的B端是S極
D.該實驗可用來演示電磁感應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年廣西貴港市港南區九年級中考二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如圖所示,甲圖中用刻度尺測量木塊的長度為 cm;乙圖中正確使用天平測量水和杯子的總質量為 g;丙圖中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的重為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年廣西貴港市港南區九年級中考二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一個重為50N的物體放在水平地面上,當水平推力為25N時,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摩擦力為 N;當水平推力為30N時,物體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合力為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年廣西貴港市港南區九年級中考二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為“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圖,下列有關該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為了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較暗的環境中進行
B.如果將蠟燭A向玻璃板靠近,蠟燭A的像會變大
C.移去蠟燭B,并在原蠟燭B的位置放一光屏,發現光屏上能得到蠟燭A的像
D.保持A、B兩支蠟燭的位置不變,無論怎樣改變玻璃板的位置,發現蠟燭B始終能與蠟燭A的像重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年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九年級中考三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
(1)小中將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在透鏡的另一側移動光屏,在距透鏡lOcm處,屏上呈現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則此凸透鏡焦距約是 cm.小中做實驗時,發現燭焰在光屏上的像如圖所示,若要使燭焰在光屏中心成像,只調節光屏,應將光屏向 調節(選填“上”或“下”).
(2)若將燭焰移至距凸透鏡15cm處,移動光屏,使燭焰在屏上得到倒立、清晰的實像, (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就是應用這一原理制成的.
(3)若將蠟燭靠近透鏡,光屏應 (選填“靠近”、“遠離”或“不移動”)透鏡,屏上才可以出現清晰的像.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看到光屏上的像,是因為發生了 反射(選填“鏡面”或“漫”).
(4)小婷將爺爺的遠視眼鏡片放在蠟燭與凸透鏡(靠近凸透鏡)之間,移動透鏡和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了一個倒立縮小的清晰的像.將遠視眼鏡片取下,發現光屏上的像變模糊了.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變得清晰,在不移動蠟燭和凸透鏡位置的前提下,應將光屏向 移動(選填“左”或“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年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九年級中考三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吃粽子的習俗.下面與粽子有關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手上沾些水,拿剛出鍋的粽子不燙手,利用了汽化吸熱
B. 煮粽子時,鍋上方冒出“白氣”是汽化現象
C. 粽子放入冰箱冷凍一段時間,外表結了一層霜,這是凝固現象
D. 包粽子時,米粒之間有縫隙,說明分子間有間隙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