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當S、S1、S2都閉合,滑動變阻器滑片移到最右端時,R1與R2的最大阻值并聯,電流表測干路電流,根據電阻的并聯求出電路中的總電阻,利用歐姆定律求出電源的電壓;
(2)當閉合S,斷開S1、S2,滑片P位于中點時,$\frac{1}{2}$R2與L串聯,根據串聯電路的電壓特點求出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根據串聯電路的電流特點和歐姆定律求出電路中的電流,利用P=UI求出燈泡的電功率即為額定功率,根據歐姆定律求出燈泡的電阻.
解答 解:(1)當S、S1、S2都閉合,滑動變阻器滑片移到最右端時,R1與R2的最大阻值并聯,電流表測干路電流,
因并聯電路中總電阻的倒數等于各分電阻倒數之和,
所以,電路中的總電阻:
R=$\frac{{R}_{1}{R}_{2}}{{R}_{1}+{R}_{2}}$=$\frac{30Ω×20Ω}{30Ω+20Ω}$=12Ω,
由I=$\frac{U}{R}$可得,電源的電壓:
U=IR=0.5A×12Ω=6V;
(2)當閉合S,斷開S1、S2,滑片P位于中點時,$\frac{1}{2}$R2與L串聯,
因串聯電路中總電壓等于各分電壓之和,且小燈泡恰好正常發光,
所以,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
U2=U-UL=6V-2V=4V,
因串聯電路中各處的電流相等,
所以,電路中的電流:
I′=$\frac{{U}_{2}}{\frac{1}{2}{R}_{2}}$=$\frac{4V}{\frac{1}{2}×20Ω}$=0.4A,
燈泡的額定功率:
PL=ULI′=2V×0.4A=0.8W,
燈泡的電阻:
RL=$\frac{{U}_{L}}{I′}$=$\frac{2V}{0.4A}$=5Ω.
答:(1)電源電壓為6V;
(2)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0.8W,電阻為5Ω.
點評 本題考查了串并聯電路的特點和歐姆定律、電功率公式的應用,分清電路的連接方式和知道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電壓等于額定電壓是關鍵.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測量出了大氣壓的值 | B. | 總結出了牛頓第一定律 | ||
C. | 發現了浮力定律 | D. | 提出原子核式結構模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器材 | 燒杯、水、鹽水、U形管壓強計 | ![]() |
步驟 | 1.將探頭放入水中(如圖甲),U型管的液面出現高度差. 2.保持深度不變,將探頭向各個方向轉動,發現:高度差相同; 3.根據圖乙可知,液體壓強隨深度增加而增大; 4.通過分析圖乙和圖丙說明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 |
方法 | 用U型管兩側液面高度差來顯示壓強的大小運用的是轉換法 | |
問題討論 | 根據所需可再添加器材,進行實驗驗證“大氣壓的存在”將杯子中裝滿水,用力將硬紙板蓋住杯口,將其倒過來,水不會流出來,硬紙板沒有掉下來,證明大氣壓是存在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克酒精和1克水混合后的總質量不等于2克 | |
B. | 1歐姆的電阻與1歐姆電阻并聯時的總電阻不等于2歐姆 | |
C. | 1克木炭在1克氧氣中充分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質量不等于2克 | |
D. | 1牛拉力與方向相反的1牛拉力作用在彈簧測力計上讀數不等于2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發生故障前兩個小燈泡一定是并聯 | |
B. | 發生故障前兩個小燈泡一定是串聯 | |
C. | 發生故障前兩個小燈泡可能是關聯,也可能是串聯 | |
D. | 若用電壓表測出L1兩端電壓為0伏,則兩個小燈泡一定是并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詩人當時看到的月相是上弦月 | |
B. | 我們看到月亮是因為它發出的光照射到了地球 | |
C. | “鐘聲”是由鐘的振動而產生的 | |
D. | “客船”靜止在水面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