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的問題.
靜止通信衛星真的“靜止”嗎?
通信衛星在太空定居,與地球保持相對靜止.“靜止衛星”真的是靜止不動的嗎?不是的.
“靜止衛星”被發射到位于地球赤道上空約36 000km的軌道上,實際上以11 070 km/h的
速度自西向東在運動著.由于衛星環繞地球一圈的時間恰好是24 h,剛好和地球自轉周期1 d
(天)完全相等,這種現象被人們稱為“同步”,科學家稱這個高度的衛星軌道為“同步軌道”.在地球上看,在同步軌道上運行的通信衛星好像總是一動不動地固定在地球赤道上空的某一點靜止不動,所以,人們把它叫做“靜止衛星”或“同步衛星”.
同步、靜止的現象,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見.當你乘坐在行駛的公共汽車上,與另一輛車并排同向以相同的速度行駛的時候,透過車窗看,那輛車就仿佛是靜止不動的.科學家正是根據這個道理設計出同步衛星的.
目前,同步衛星已在通信、電視等方面有了廣泛的應用.根據計算,從一顆“同步衛星”上發送出去的電視節目,地球上約1/3地區的電視機都能接收到.因此,只要有三顆這樣的衛星,就能將電視節目傳播到全世界了.
(1)為什么說通信衛星是“靜止衛星”或“同步衛星”,能否說它是運動的?
(2)關于“同步”現象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重要的應用,你能否舉幾個例子.
(3)結合這篇短文,談談學習物理的重要性.
【答案】分析:要解答本題需掌握:說一個物體運動和靜止是相對于所選的參照物而言的,所選的參照物不同,運動狀態不同.
解答:解:(1)我們說同步衛星是靜止的,是相對地面來說的,如果選不同參照物.如太陽,則它是運動的.
(2)關于“同步”現象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比如:大型的加油機和受油機、坐在勻速上升的電梯上的人和電梯等.
(3)大量事實表明,物理思想與方法不僅對物理學本身有價值,而且對整個自然科學,乃至社會科學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貢獻.有人統計過,自20世紀中葉以來,在諾貝爾化學獎、生物及醫學獎,甚至經濟學獎的獲獎者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具有物理學的背景;--這意味著他們從物理學中汲取了智能,轉而在非物理領域里獲得了成功.--反過來,卻從未發現有非物理專業出身的科學家問鼎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事例.這就是物理智能的力量.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的了解和掌握,以及物理學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