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是對冰加熱時其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由圖可知
A. BC段是一個放熱過程 B. 冰的熔點是0℃
C. CD段該物質處于氣態 D. DE段表示冰的熔化過程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北師大版2019屆九年級物理 第十三章 電功和電功率 章節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電焊利用電流的熱效應熔化焊條。某型號的電焊機接在電壓220V的家庭電路上,輸出電壓40V,輸出功率2200W。編號為甲、乙、丙、丁的四種橡膠絕緣銅芯線在常溫下安全載流量(長時間通電的最大安全電流)如下表所示。從安全的角度考慮,該電焊機的輸出導線應該選用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四川省實驗學校2018-2019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物理試卷 題型:單選題
運動會上,100m決賽,中間過程張明落后于王亮,沖刺階段張明加速追趕,結果他們同時到達終點。關于全過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張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 B. 張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
C. 兩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D. 兩人做的不是勻速直線運動,無法比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江蘇省南通市2018-2019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 題型:實驗題
在“觀察水沸騰”實驗中:
(1)小明觀察到水沸騰前和沸騰時,水中氣泡上升過程如圖,則圖中_______是水沸騰時的情況。(填“甲”或“乙”)
(2)下表是實驗中所記錄的數據:
表中數據得出的結論是:水在沸騰過程中,要繼續______熱(填“吸”或“放”),但溫度____________(選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變”),此時水的沸點為_______℃。
(3)水持續沸騰時,水面上的“白氣”并不明顯;如果突然停止加熱,水面上很快出現很多“白氣”這是為什么?
答:這是因為水持續沸騰時,水面上方溫度高,水蒸氣較多,所以看到的“白氣”并不明顯,停止加熱后,水面上方的溫度_______(選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變”),大量水蒸氣遇冷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形成小水珠,就是我們看到的“白氣”。
(4)同時,小華也做了該實驗。他們根據各自的數據,在同一坐標紙上畫出了如圖所示的圖線,其中實線表示小明的圖線,虛線表示小華的圖線,水平部分圖線重合。若加熱條件完全相同,整個過程中兩人的操作都規范準確。根據圖線兩同學實驗中開始加熱時水的溫度是______________(選填:“相同”或“不同”)和開始加熱直到水達到沸點所用的時間是_______(選填:“相同”、“不同”或“無法判斷”)。你認為造成兩同學圖線差異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江蘇省南通市2018-2019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 題型:填空題
如圖所示,三支溫度計的示數分別應該是(a)___(b)______(c)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江蘇省南通市2018-2019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 題型:單選題
有一支用過后未甩的體溫計,其示數為39℃.用這支體溫計先后去測兩個體溫分別是38℃和40℃的病人的體溫,體溫計顯示的示數分別是( )
A. 38℃,39℃ B. 39℃,40℃ C. 38℃,40℃ D. 39℃,3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江蘇省南通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 題型:實驗題
如圖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質吸熱升溫現象”的實驗裝置.用同一套裝置先后加熱并不斷攪拌質量相等的煤油和水.
(1)要完成該探究實驗除了圖中所示的器材外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有天平和________.
(2)小明設計的記錄數據的表格如下分析表格可知:他是用_____相同比較______的方法來完成探究實驗的.
(3)實驗結束后小明查表知道水的比熱容為 4.2×10 3 J/ (kg℃)則 500g 水溫度升高20 ℃吸收的熱量是____J若這些熱量由酒精完全燃燒獲得則至少要消耗_____g 酒精.(酒精的熱值為 3.0×107 J/ kg)
(4)在受太陽照射的條件相同時內陸地區晝夜溫差比沿海地區_____ ,這是因為干泥土和水相比____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江蘇省南通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一個72kg的人站在蹺蹺板某一位置時,蹺蹺板處于如圖所示的平衡狀態.估測球的質量約
A. 10kg B. 30kg C. 72kg D. 120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