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1)實驗時采用玻璃板,便于確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較物像大小關系.
玻璃板未豎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物體的像會向上移動,使物體的像和代替物體的另一個物體不能完全重合,所以玻璃板要豎直放在水平桌面上.
(2)通過實驗總結實驗結論時,要進行多次實驗,總結的實驗結論才具有普遍性,只有一次實驗,實驗次數太少,結論很具有偶然性.
(3)由物體的A點和B點分別向平面鏡作垂線并延長,使AO=OA',使BO=OB',連接A'B',A'B'是AB的像.
故答案為:(1)玻璃板;豎直;(2)不合理;實驗次數太少,結論不具有普遍性;(3)如上圖.
分析:(1)①探究平面鏡成像實驗中,要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雖然成像不太清晰,但是在物體AB一側能看到物體AB的像,同時還能看到代替物體AB的另一個物體,便于確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較物像大小關系.
②實驗時,透明的玻璃板要豎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如果玻璃板傾斜,像會向水平桌面的上方移動,使物體的像和代替物體的另一個物體不能完全重合.
(2)用實驗來總結實驗結論時,要分析多次實驗現象和數據,實驗結論才具有普遍性,否則具有偶然性.
(3)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進行作圖:物體在平面鏡中成虛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連線與鏡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
點評:(1)掌握平面鏡成像實驗中各實驗器材的作用,例如選擇兩個完全相同的蠟燭、刻度尺作用、選擇透明的薄玻璃板的目的等.
(2)平面鏡成像特點在平面鏡成像習題中有廣泛的應用,要熟練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