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探究“電流與電阻關系”的實驗中,小明準備了5Ω、10Ω、15Ω三個定值電阻,學生電源(調至6V)、電流表、電壓表、開關及導線若干,在實驗過程中,需保持定值電阻兩端電壓為2V不變,還需要選用下列哪種規格的滑動變阻器?( )
A. “10Ω 1A”
B. “15Ω 15A”
C. “20Ω 2A”
D. “50Ω 2A”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一種調溫型電熱毯的電路示意圖,R1和R2是兩根相同的電熱絲.圖中虛線框內是“三刀四檔”滑動式調溫開關,“三刀”(即AB、CD、EF三個滑片)只能同時并排向左或向右滑動,使開關處于“1”、“2”、“3”、“4”檔中的某一檔位上,從而實現多檔位工作的要求.當調溫開關分別置于1、2、3、4檔時,R1和R2是誰連入電路?串聯還是并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開關處于“4”檔時,只有R1連入
B. 開關處于“3”檔時,R1與R2并聯
C. 開關處于“2”檔時,只有R2連入
D. 開關處于“1”檔時,R1與R2串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四個熱學實驗.請在下面空格處用字母表示相關實驗:
A.兩塊表面干凈的鉛壓緊后可吊起重物
B.加熱使水沸騰,水蒸汽沖起軟木塞
C.抽掉中間的玻璃板,兩種氣體混在一起
D.繩子摩擦使銅管內乙醚沸騰,蒸汽沖起軟木塞
(1)說明做功可以改變物體內能的是________;說明熱傳遞可以改變物體內能的是________.
(2)說明分子之間有作用力的是________;說明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運動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張家界大峽谷玻璃橋位于湖南省張家界大峽谷景區內,玻璃橋十分新穎、造型簡潔美觀,與周邊自然環境十分協調。按照設計,玻璃橋總長430米、寬6米,橋面全部采用透明玻璃鋪設,是一種全玻璃結構的橋梁。玻璃橋橋面由三層玻璃疊加而成,每層99塊,每塊規格3m×4.5m、厚2cm。橋面單層玻璃最低可承載20噸。(g取10N/kg)
(1)一名游客通過玻璃橋用了10分鐘的時間,求:此游客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已知此種玻璃的密度為2.5×103kg/m3,求:一塊玻璃受到的重力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利用托盤天平測量水的質量,部分操作過程如圖所示
在調節天平時,發現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右側,此時應將平衡螺母向______ 調;
用天平稱空燒杯的質量,把空燒杯放在天平左盤,增減砝碼并調節________ 使天平平衡
天平平衡后盤中的砝碼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左圖所示,則空燒杯的質量是______
由圖可知燒杯中水的質量是______ g,若燒杯中水結成冰其質量______
填“變大”、“變小”、“不變”
若盤中5g的砝碼磨損了一點,測得的水的質量偏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剛同學用如圖電路探究“一段電路中電流跟電阻的關系”.在此實驗過程中,當A、B兩點間的電阻由5Ω更換為10Ω后,為了探究上述問題,他應該采取的唯一操作是( )
A.保持變阻器滑片不動
B.將變阻器滑片適當向左移動
C.將變阻器滑片適當向右移動
D.將電池個數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彬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器材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電源電壓恒為3V,滑動變阻器上標有“20Ω 2A”字樣,阻值分別為5Ω、10Ω、20Ω、50Ω的定值電阻各一個.
(1)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把圖甲所示的實驗電路補充完整_________.
(2)小彬將5Ω定值電阻接入電路后,閉合開關,發現電流表有示數而電壓表無示數,則電路中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寫出一種);排除故障后,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使電流表的示數如圖乙所示,此時電路中的電流為________A.
(3)將5Ω定值電阻換成10Ω定值電阻,閉合開關,為了保持________表的示數不變,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________(選填“A”或“B”)移動,記錄此時各表的示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小組的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來探究“近視眼的缺陷”.他們用蠟燭代表眼睛觀察的物體, 用凸透鏡代表眼球的晶狀體,用光屏代表視網膜.為判斷近視眼不戴眼鏡時物體成的像在視網膜前還是視網膜后,小明提出如下實驗方案:
先不給凸透鏡戴眼鏡,讓燭焰在光屏上成像,然后給凸透鏡戴上眼鏡,移動光屏,再次讓燭焰在光屏上成像,比較兩次像距的大小.
實驗時,要注意調節燭焰、凸透鏡、光屏的高度,使它們的中心大致在______,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
下表是小明通過實驗測得的數據:
小組同學通過分析認為,第________次數據是無效的,原因是________.
分析表格中的數據,我們發現,v1_______(>/=/<)v2,所以近視眼鏡的作用是使像______(遠離/靠近)晶狀體.那么近視眼不戴眼鏡時,物體通過晶狀體所成的像落在視網膜的______(前/后)方.
小華進一步思考后提出另一實驗方案:
先給凸透鏡戴上眼鏡,讓燭焰在光屏上成像,然后取下眼鏡,再讓燭焰在光屏上成像,比較兩次像距的大小.
你認為小華的實驗方案_______(可行/不可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小明和小紅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機對小華同學拍照,洗出底片分別為甲和乙,則( )
A.小紅和小明離小華的距離相同
B.小明離小華的距離在鏡頭的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間
C.小明要使底片上的像與小紅的一樣大,小明先靠近小華,再增大鏡頭到底片的距離
D.小明要使底片上的像與小紅的一樣大,小明先遠離小華,再縮小鏡頭到底片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