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北師大版物理八年級上冊第一章第四節升華和凝華同步測試卷 題型:簡答題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有霜的季節,農作物常被凍壞,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遭到霜凍,實際上,農作物不是因為霜而受凍的,0℃以下的低氣溫才是真正的兇手.當空氣干燥時,即使溫度降低到-20℃~-10℃,也不會出現霜,但此時農作物早就被凍壞了,農民們稱這種情況為“黑霜”.
(1)霜是由________ 直接變為小冰晶形成的,對應的物態變化是________。
(2)小紅由短文猜想:“霜”形成的條件是________ 和________ 。
(3)小明為了驗證小紅的上述猜想,做了如下實驗:從冰箱取出一些-10℃的冰塊,放在不銹鋼杯子里,一段時間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現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認為該實驗________ (選填“能”或“不能”)驗證上述猜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3.3“汽化和液化”過關檢測練習題 題型:實驗題
在“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題:
(1)如圖所示,是小明同學用溫度計測小燒杯中水的初溫時的操作圖。A是操作過程,B是讀數過程,C是讀取的溫度。
①A圖中操作的錯誤是 ________ ;
②B圖中讀數的錯誤是________ ;
③若操作正確無誤,根據C圖可知此時燒杯中水的實際溫度是________ ℃。
(2)小明同學在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做實驗時,發現從開始給水加熱到水開始沸騰所用的時間過長,請你幫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寫出兩種即可)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3.3“汽化和液化”過關檢測練習題 題型:單選題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資源,水通過三態變化,實現了在地球上的循環。對以下自然現象所發生的物態變化,判斷正確的是( )
A. 春天,冰雪消融﹣熔化
B. 夏季的清晨,河面上飄起淡淡的白霧﹣汽化
C. 深秋時節,樹葉、瓦片上出現白霜﹣凝固
D. 寒冷的冬天,樹枝上霧凇的形成﹣升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3.3“汽化和液化”過關檢測練習題 題型:單選題
用鍋炒菜時,無論火多大,只要鍋中有水,菜就不容易炒焦,其原因是
A. 水吸收了全部熱量 B. 水把熱擋住了,菜沒吸熱
C. 水沸騰時溫度不變,這時溫度低于菜變焦的溫度 D. 菜的溫度低于水的溫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3.1“溫度”能力提升練習題 題型:填空題
測量溫度的工具是溫度計,常用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________規律制成的.小楊同學在測量室外溫度時發現溫度在不斷升高,溫度計內的水銀柱慢慢升高,對于溫度計內的水銀柱而言,它的________在增大(選填“密度”或“質量”或“溫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3.1“溫度”能力提升練習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數據最接近實際的是
A. 你所在考場的溫度約50℃
B. 你考試所用答題卡的寬度約3m
C. 你正常呼吸一次所用時間約1min
D. 你答題用的2B鉛筆的質量約為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3.3“汽化和液化”知識綜合練習題 題型:填空題
夏天,從冰箱中取出飲料瓶,可觀察到瓶子表面有小水珠,擦干后很快又形成,這個過程中發生的物態變化是________;南極地區年平均氣溫是﹣25℃,降水量很小,但這里的空氣卻很濕潤,這是由于冰發生了升華現象,升華過程需要________(選填“吸熱”或“發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吉林省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2018-2019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 題型:實驗題
在學習演奏小提琴的過程中,小明和同學們發現弦樂器的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受很多因素的影響,他們決定對這種現象進行探究,經討論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可能與琴弦的材料有關;
猜想二: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可能與琴弦的長短有關;
猜想三: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可能與琴弦的橫截面積有關;
為了驗證以上猜想是否正確,他們找到了一些不同規格的琴弦,如下表:
(1)為了驗證猜想一,應選用編號為______、______的琴弦進行實驗。
(2)為了驗證猜想二,應選用編號為______、______的琴弦進行實驗。
(3)為了驗證猜想三,小明選用編號為①、②的琴弦進行實驗,則表中缺少的數據應為______。
(4)本實驗采取的實驗方法為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