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漿機的機頭主要由一個電熱器和一個電動機帶動的打漿器組成,制作豆漿的過程是先加熱,再打漿,再加熱煮熟,即加熱和打漿交替進行.由此可知,豆漿機中的電動機和電熱器是 聯的.若把1.5kg的清水放入豆漿機中,從25℃加熱到85℃,水吸收的熱量是 J,在加熱過程中,電能轉化為 能.[c水=4.2×103J/(kg•℃)].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湖南省衡陽市九年級中考二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如圖所示,質量和底面積都相同的兩個容器分別裝有質量和深度均相等的甲乙兩種不同液體,甲容器對桌面的壓強 乙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甲容器底部所受液體的壓力 乙容器底部所受液體的壓力.(均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區九年級中考二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工人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和竹筐把質量為1t的沙子提升到高處.已知竹筐能承受的最大壓強為3000Pa,竹筐的底面積為3600cm2,工人提空筐上去時用力大小為60N,g=10N/kg,不計繩重和摩擦.求:
(1)工人提升880N的沙子上升了3m,用時30s,則工人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2)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工人每次提升多重的沙子,裝置的機械效率最大?為多少?
(3)若把全部沙子提升到3m高處,工人至少要做多少額外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區九年級中考二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對下列現象的解釋正確的是( )
A.雨后的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人向平面鏡走近的過程中,人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逐漸變大
C.喝完可樂常常會打嗝是因為發生了碳酸分解的化學反應
D.用純堿檢驗真假紅酒,利用的是純堿溶液呈堿性,能使紅酒中色素變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河北省保定市高陽縣九年級中考模擬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甲乙兩小組探究“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老師提供的實驗器材有:電源(電壓恒為4.5V),電流表、電壓表各一個,開關一個,四個定值電阻(5Ω、10Ω、15Ω、20Ω),兩只滑動變阻器(規格分別為“20Ω 2A”、“50Ω 1A”),小燈泡一只(額定電壓3.8V),導線若干.
(1)甲小組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
①請你根據圖甲的電路圖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乙中的實物電路連接完整.
②他們將5Ω的電阻接入電路,檢查無誤后閉合開關,發現電壓表無示數,電流表有示數,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 (寫出一條即可).
③排除故障后進行實驗得到的數據如表,由此可得到的實驗結論是 .
電壓U/V | 1.0 | 1.5 | 3.0 |
電流I/A | 0.2 | 0.3 | 0.6 |
(2)乙小組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
①將5Ω的電阻接入電路,檢查無誤后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電壓表的示數為1.5V,并記下相應的電流值;然后,用10Ω的電阻替代5Ω的電阻,調節滑動變阻器后再記下相應的電流值,此時調節滑動變阻器的目的是
②為了完成用四個定值電阻進行實驗,應選擇滑動變阻器的規格是
③他們用小燈泡替換定值電阻,電壓表改接大量程,電流表量程不變,調節滑動變阻器,使小燈泡正常發光,電流表示數如丙圖所示,則此時小燈泡的電阻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河北省保定市高陽縣九年級中考模擬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小明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時,燭焰在光屏上成了一個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照相機就是利用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B.實驗中蠟燭越燒越短,光屏上蠟燭的像向上移動
C.為了從不同方向觀察光屏上的像,光屏應選用較光滑的玻璃板
D.要使光屏上燭焰的像變小,只需將蠟燭遠離凸透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河北省保定市高陽縣九年級中考模擬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一杯酒精用掉一半,剩下一半的酒精的質量、密度、比熱容和熱值的情況是( )
A.質量、密度、比熱容和熱值不變
B.質量和密度變為原來的一半,比熱容和熱值不變
C.質量和熱值變為原來的一半,密度和比熱容不變
D.質量變為原來的一半,密度、比熱容和熱值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廣西南寧市馬山縣九年級中考二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夏天從冰箱里拿出飲料倒入紙杯,不一會兒就能發現紙杯上有一些小水珠,下列情況與此現象中物態變化相同的是( )
A. 早春,河中的冰逐漸消融
B. 盛夏,清晨河面上會出現霧氣
C. 深秋,淸晨的霧在太陽出來后散去
D. 嚴冬,玻璃窗內壁結了一層冰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九年級中考質檢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如圖所示是小陽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裝置,其中凸透鏡的焦距為12cm.
(1)實驗前他應將燭焰、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位置調到 .
(2)在實驗過程中他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改變蠟燭的位置,使其位于30cm刻線處,在光屏上找到了燭焰清晰的像,則該像是 、 的像,這一實驗現象可以說明 的成像特點.(選填“照相機”、“幻燈機”或“放大鏡”)
(3)改變蠟燭的位置,使其距離凸透鏡40cm刻線處,他應該在 (選填:“蠟燭”或“光屏”)一側透過凸透鏡觀察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