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科學研究過程中經常要進行各種測量。請根據圖示填空。
(1)圖甲中,木板的長度_____cm:在圖乙中,天平的測量結果是_____g;
(2)圖丙中,量筒的分度值(最小刻度)是_____,圖中讀出液體的體積為_____。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陽學習了熱學知識后,知道晶體凝固過程會放熱,但溫度保持不變。由此引發了他的思考,晶體凝固過程放熱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
(1)他猜想:晶體凝固過程放熱的多少可能與晶體的質量有關。
你的猜想:_______。
(2)小陽根據自己的猜想,進行了如下探究:
取不同質量的海波讓它們剛好完全熔化,迅速放入質量相等、初溫相同的兩燒杯冷水中。如圖所示,待海波剛凝固完畢后,迅速用溫度計測出各自燒杯中水的溫度,通過比較_______來確定質量不同海波凝固過程放熱的多少。
(3)在探究過程中,小陽發現海波凝固完畢后,溫度計示數變化不太顯著,請指出造成此現象的一種可能原因: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小寧和同學們在張老師指導下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
(1)當蠟燭位于圖中B處時,移動光屏到D處,觀察到光屏上呈現清晰的像,此時像和物大小相等,則該凸透鏡焦距為______cm。
(2)小寧同學把蠟燭移動到A處,屏上的像變得模糊,要使像變清晰,光屏應向______(選填“左”或“右”)適當移動,此時光屏上的像應該是倒立、______(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實像利用這個成像原理人們制成了______(選填“放大鏡”、“投影儀”或“照相機”)實驗中,小寧發現蠟燭越來越短,而像在光屏中的位置越來越往______(選填“下”或“上”)。
(3)同組的小華在觀察光屏上燭焰清晰的像時,不小心將手指尖觸摸到凸透鏡,這時光屏上______
A、出現手指的實像 B、出現手指的影子
C、燭焰的像變得不完整D、燭焰的像完整,但變暗
(4)另一組的小玲想用另一種方法測量凸透鏡的焦距,在早上9:00利用太陽光,她將凸透鏡與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調節凸透鏡到地面的距離,直至地面上出現一個最小的亮點,她認為此點就是凸透鏡的焦點,你認為該活動過程存在的問題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天平和量筒測某種液體的密度。
(1)在調節天平平衡時,首先應將游碼置于標尺左端的_____處,然后調節橫梁兩端的_____,使天平的橫梁處于水平平衡。實驗的主要測量步驟如下:
1用天平稱出燒杯和液體的質量m1;
2從天平上取下燒杯,向量筒中倒入一定體積的液體,如圖2;
3用天平稱出燒杯和剩余液體的質量m2,如圖1
(2)請將測量數據和計算結果填入表格。
(______)
燒杯和液體總質量m1/g | 燒杯和剩余液體質量m2/g | 液體體積V/cm3 | 液體密度ρ/gcm﹣3 |
10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1所示,圖A、B、C、D、E是“探究浮力大小跟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實驗的五個步驟。
(1) 兩步驟可計算出圓柱體物塊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F浮= N。 兩步驟可得出物塊排開水所受的重力G排。比較F浮與G排,可以得到浮力的大小跟物塊排開水所受重力的關系。
(2)如圖2所示是圓柱體物塊從水面緩慢浸入水中時,根據實驗數據描繪出彈簧測力計示數F隨物塊浸入深度h變化的關系圖像。
分析圖像可得:當物塊沒有浸沒之前,h增大時,彈簧測力計示數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當h=4cm時,物塊所受的浮力為 N,浸滑后,h繼續增大時,彈簧測力計示數為 N,該圓柱體物塊的高度是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一款消防應急照明燈,右圖是它的銘牌。當外部電路有電時應急燈不亮,停電時應急燈正常發光。
(1)小朱同學想知道應急燈的兩個燈泡是怎么連接的,他將應急燈中的任一個燈泡斷開,另一個燈泡仍然發光,則應急燈的兩個燈泡是_______聯的(填“串”或“并”)。
(2)每個應急燈正常發光時的電流是_______A,電阻是_______Ω。
(3)應急燈的電池充滿電后,可以讓兩個燈持續正常發光_______小時?(銘牌中“電池:6V 2500mAh”的“2500mAh"表示電池充滿電后,以2500mA電流可持續放電1小時。)
(4)小未嘗試用電磁繼電器設計了一個應急燈電路圖(以一個燈為例),圖中電磁繼電器相當于一個____(填“開關”或“電源”);他在設計時粗心大意,丟了一根導線,如圖所示,C點應該和觸點____(填“A”或“B”)相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1)小王同學在漢豐湖邊到了一塊漂亮的小石塊,她想測量這塊小石塊的密度,實驗操作是按以下步驟進行的:
①用已經調節平衡的天平測量小石塊的質量,測量時______(選填“小石塊”或“砝碼”)應放在天平的右盤內。
②若加減砝碼都不能使天平平衡時,則應該______。
③天平平衡后,盤內砝碼情況及游碼位置如圖(甲)所示,則該小石塊的質量為______g。
④然后用量筒和水測量小石塊的體積,小石塊放入量筒前后,量筒內水面高度變化情況如圖(乙)所示,則該小石塊的密度為______g/cm3,本實驗中系著小石塊的線會使測量的密度結果______真實值(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小李同學也想測這塊小石塊的密度,卻不小心把量筒損壞了。但身邊有天平、大燒杯、小燒杯、細線和水,其操作步驟如下,請完成其中的空格。
①將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游碼放在標尺左端的______,調節天平平衡,測出小石塊的質量為m1;
②測出空小燒杯的質量m2;
③將裝有水的大燒杯和空的小燒杯如圖所示放置(水至杯子口);
④用細線懸掛小石塊緩緩浸沒于大燒杯中,有部分水溢出進入小燒杯;
⑤用天平測出小燒杯和溢出的水的總質量m3,通過上述測量的數據求出小石塊的體積V=______(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小石塊的密度ρ=______(本小題兩空用本大題中測出的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生活中處處有物理,小明在生活中發現:隨著氣溫升高,放在口袋中的巧克力變軟了,以上現象引發了他的猜想:巧克力可能是非晶體。于是他采用圖甲的裝置進行了以下探究:
(1)把石棉網墊在燒杯下,并將試管放在水中加熱,這是為了使巧克力受熱_____,而且巧克力的溫度上升速度較_____,便于及時記錄各個時刻的溫度。
(2)除圖甲所示實驗器材外,還需要的測量儀器有_____。
(3)實驗中,應始終注意觀察試管中巧克力的狀態變化,并每隔0.5min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
(4)某時刻溫度計的讀數如圖乙所示,此時的溫度是_____℃.這個溫度值_____(填“能”或“不能”)在體溫計上顯示。
(5)根據實驗記錄的數據,小明在坐標紙上畫出了巧克力熔化過程中的溫度﹣時間圖象。
(6)若猜想正確,則他所畫的圖象與圖丙中_____相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