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江蘇省無錫市錫北片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模擬物理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聲音說法正確的是
A. 成語“震耳欲聾”描述的是聲音的音色
B. 超聲波和次聲波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C. “掩耳盜鈴”主要在傳播路徑中減弱聲音響度的
D. 交響樂團的音樂大師采用不同的演奏手法主要是改變聲音的音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九年級物理全冊第二十章電與磁單元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開關閉合后,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 可自由轉動的小磁針不發生偏轉
B. 通電螺線管右端為N極
C. 在通電螺線管中插入銅棒后磁性增強
D. 通電螺線管外部的磁場與蹄形磁體的磁場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2019學年八年級物理第六章第三節測量物質的密度練習題 題型:多選題
用天平和量筒測量形狀不規則小石塊的密度,下列步驟必須的是( )
A. 用天平測量小石塊的質量m1
B. 用天平測量量筒的質量m2
C. 向量筒內倒入適量的水,記下量筒中水的體積V1
D. 用細線系住小石塊,浸沒在量筒的水中,記下量筒中石塊和水的總體積V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2019學年八年級物理第六章第三節測量物質的密度練習題 題型:單選題
在用天平和量筒測量形狀不規則的石塊密度的實驗中,小明進行了以下操作,其中錯誤的是( )
A. 將天平標尺上的游碼移至右端,再調節天平的橫梁平衡
B. 用天平稱出石塊的質量m
C. 用細線系著石塊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測出石塊的體積V
D. 用公式ρ=m/V算出石塊的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5.2“生活中的透鏡”知識歸納練習題 題型:填空題
在練習調節可移動教學投影儀(參見右圖)的實踐活動中,小明通過調節,使屏幕上出現了清晰畫面.這時,教室后排同學要求他將屏幕上的畫面再調得大一些.為此,小明的操作應當是:適當_________(增大/減小)投影儀與屏幕的距離,并將凸透鏡適當向________ (上/下)調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5.2“生活中的透鏡”知識歸納練習題 題型:單選題
照相機在底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人到鏡頭的距離應該
A. 比底片到鏡頭的距離小 B. 比底片到鏡頭的距離大
C. 與底片到鏡頭的距離相等 D. 條件不足,無法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四章第三節平面鏡成像練習題 題型:實驗題
如圖所示為“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圖,現有茶色玻璃板和透明玻璃板,實驗時應選擇________來代替平面鏡。實驗時,選擇兩支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體的________;測量兩只蠟燭到玻璃板的距離,是為了比較像與物體到鏡面的距離是否________。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要想取得較好的實驗效果,最好選擇在________(選填“較亮”或“較暗”)的環境中進行;實驗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便于________;實驗時將點燃的蠟燭A向玻璃板靠近,觀察到蠟燭的像將________(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2018-2019學年八年級物理上冊第4章《光現象》單元綜合測試卷 題型:實驗題
如圖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活動中所選用的器材和活動過程。
(1)在實驗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點,便于_____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兩塊玻璃板,應選擇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實驗。
(2)把蠟燭B放到A蠟燭像的位置上,將會看到圖丙所示的現象。這說明:_____。
(3)如果在圖丁中蠟燭像的位置上放一張不透明白紙板做屏幕(3處為點燃著的蠟燭),眼睛的觀察位置可以在圖丁中_____(填圖中數字)處,發現白紙板上將_____(填寫“有”或“沒有”)蠟燭的像;這說明:_____。
(4)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中,有的小組用兩個相同的蠟燭,有的小組用兩個相同的棋子,用蠟燭和棋子各有優點和缺點,請你任選一個器材,說出它們的優缺點: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