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1所示,被測物體的長度為 cm;如圖2所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 N;如圖3所示是小思家的電能表,小思家同時使用的用電器總功率不得超過 W.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年貴州省黔南州都勻市九年級中考三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舌尖上的中國2》聚焦于普通人的家常菜,讓海內外觀眾領略了中華飲食之美.如圖所示,通過煎、炒、蒸、拌烹調的四種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識,認識正確的是( )
A.煎:煎鍋一般用鐵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鐵的比熱容大
B.炒:主要是通過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臘肉的內能增加
C.蒸:是通過熱傳遞和高溫水蒸氣液化放熱,使榆錢飯蒸熟
D.拌:香蔥和豆腐要拌著才能入味,說明分子沒有做無規則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年廣西貴港市港南區九年級中考二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如圖所示,甲圖中用刻度尺測量木塊的長度為 cm;乙圖中正確使用天平測量水和杯子的總質量為 g;丙圖中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的重為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年廣西貴港市港南區九年級中考二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為“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圖,下列有關該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為了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較暗的環境中進行
B.如果將蠟燭A向玻璃板靠近,蠟燭A的像會變大
C.移去蠟燭B,并在原蠟燭B的位置放一光屏,發現光屏上能得到蠟燭A的像
D.保持A、B兩支蠟燭的位置不變,無論怎樣改變玻璃板的位置,發現蠟燭B始終能與蠟燭A的像重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年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九年級中考三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
(1)小中將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在透鏡的另一側移動光屏,在距透鏡lOcm處,屏上呈現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則此凸透鏡焦距約是 cm.小中做實驗時,發現燭焰在光屏上的像如圖所示,若要使燭焰在光屏中心成像,只調節光屏,應將光屏向 調節(選填“上”或“下”).
(2)若將燭焰移至距凸透鏡15cm處,移動光屏,使燭焰在屏上得到倒立、清晰的實像, (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就是應用這一原理制成的.
(3)若將蠟燭靠近透鏡,光屏應 (選填“靠近”、“遠離”或“不移動”)透鏡,屏上才可以出現清晰的像.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看到光屏上的像,是因為發生了 反射(選填“鏡面”或“漫”).
(4)小婷將爺爺的遠視眼鏡片放在蠟燭與凸透鏡(靠近凸透鏡)之間,移動透鏡和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了一個倒立縮小的清晰的像.將遠視眼鏡片取下,發現光屏上的像變模糊了.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變得清晰,在不移動蠟燭和凸透鏡位置的前提下,應將光屏向 移動(選填“左”或“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年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九年級中考三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如圖所示是研究電阻發熱時產生的熱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甲、乙電阻絲的阻值滿足:R甲<R乙,則通電后兩根電阻絲兩端的電壓U甲 U乙,它們在相同時間內產生的熱量Q甲 Q乙,(以上兩空均選填“<”“<”或“=”).為了安全,現在家庭電路中用空氣開關代替了原來的保險絲,空氣開關其實是一個電磁繼電器,而電磁繼電器的實質是一個由電磁鐵控制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年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九年級中考三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吃粽子的習俗.下面與粽子有關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手上沾些水,拿剛出鍋的粽子不燙手,利用了汽化吸熱
B. 煮粽子時,鍋上方冒出“白氣”是汽化現象
C. 粽子放入冰箱冷凍一段時間,外表結了一層霜,這是凝固現象
D. 包粽子時,米粒之間有縫隙,說明分子間有間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年甘肅省平涼市九年級中考仿真考試2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3D電影拍攝時,將兩個攝像頭按照人兩眼間的距離放置同時拍攝,制成膠片;放映時,兩個放映機在銀幕上呈現兩個略有差異的畫面,觀看者帶上特殊眼鏡后,就與直接用雙眼看到物體的效果一樣,關于3D電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拍攝時兩鏡頭中心間的距離約為15cm
B.畫面在人眼視網膜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C.光在銀幕上發生的是鏡面反射
D.放映時,膠片到鏡頭的距離大于2倍焦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年北京市朝陽區九年級中考模擬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載人飛船在太空運行,航天員坐在飛船的座艙內,相對下列哪個物體航天員是靜止的( )
A.太陽 B.地球 C.月球 D.飛船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