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同學喝牛奶時想知道牛奶的密度,于是他進行如下實驗:
(1)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將游碼移到標尺左側的 處,發現指針指向分度盤的右側,此時他應 .
②在燒杯中倒入適量的牛奶,用天平稱得燒杯和牛奶的總質量為240g.
③把燒杯中部分牛奶倒入量筒中,用天平稱出燒杯和剩余牛奶的總質量,天平平衡后所用的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所示,燒杯和剩余牛奶的總質量為 g.
④讀出量筒中牛奶的體積為10cm3.
⑤計算出牛奶的密度為ρ牛奶= kg/m3.
(2)在密度的測量過程中,若所使用的托盤天平的砝碼已經生繡,會導致質量的測量結果 .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初三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地震引起的泥石流會造成巨大的災害,原因是高山上的石頭和泥土具有 能,被雨水沖下來時轉化為巨大的 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初三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在某兩點間移動時,電流表的示數范圍在1A至2A之間,電壓表的示數范圍在6V至9V之間.則定值電阻R的阻值及電源電壓分別是( )
A.3Ω 15V B.6Ω 15V C.3Ω 12V D.6Ω 12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初三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是署假同學們在阿什河漂流的場景,他們對其涉及到的物理知識有下列議論,其中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木筏能漂在水面上,是因為浮力等于重力
B.同學向后劃水,木筏前進,是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同學用力劃水,木筏繞過礁石,是因為力能夠改變木筏的運動方向
D.同學用力劃水時,槳對水的作用力和木筏對該同學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重慶市初二期末模擬物理卷(解析版)(一) 題型:填空題
冬天暴露在室外的自來水管很容易凍裂,這是因為冬天氣溫低于0℃時,自來水管中的水要結冰,因為水結冰后 不變,而冰的 比水的 ,所以冰的體積比水的 ,就會把自來水管撐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重慶市初二期末模擬物理卷(解析版)(一) 題型:填空題
撥動的琴弦發聲靠的是琴弦的 .振動頻率越高,音調越 ;振動頻率越低,音調越 .人耳能分辨不同人或物體發出的聲音,根據就是它們的 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重慶市初二期末模擬物理卷(解析版)(五) 題型:實驗題
小明用凸透鏡、蠟燭、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1)測量焦距:如圖1所示讓一束平行光經過凸透鏡,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此現象說明了凸透鏡對光具有 作用,并可得出此透鏡的焦距為 cm.
(2)如圖2所示,把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將燭焰、凸透鏡、光屏三者中心調到 ,這樣做是為了 .
(3)當蠟燭距凸透鏡25cm時,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倒立、 (選填“放大”或“縮小”)的 .(選填“實”或“虛”)像,依據此原理,人們制成的光學儀器是 .
(4)將蠟燭向凸透鏡靠近,移動到某一位置時,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成像,原因是 .
(5)小明在圖2所示位置得到一個清晰的像.老師要求他在凸透鏡不動的情況下.讓在光屏上的實像變大些,小明應當把蠟燭向 (選填“遠離”或“靠近”)透鏡方向移動.同時把光屏向 (選填“遠離”或“靠近”)透鏡方向移動.
(6)小明把爺爺的老花眼鏡放在凸透鏡與蠟燭之間,發現光屏上的像變得模糊不清.她應當向 (選填“遠離”或“靠近”)透鏡的方向移動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7)實驗一段時間蠟燭變短,要使燭焰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應將光屏向 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重慶市初二期末模擬物理卷(解析版)(四) 題型:填空題
水的“自白”:我是水,我現在的體溫如圖所示,并且我還在放熱.請你告訴我,我現在的體溫是 ℃,我正在 (填“熔化”或“凝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