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開關 S 閉合后,燈 L1 、L2 都能正常發光,甲、乙兩個電表的示數之比是 1:3,此時燈 L 1 、L2 的電阻之比是
A. 2:1 B. 3:2 C. 2:3 D. 1:2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九年級物理全冊:17.4“歐姆定律在串、并聯電路中的應用”知識拓展練習題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R1的電阻是30Ω,R2的電阻是20Ω,閉合開關S,斷開開關S1時電流表的示數是0.3A,再閉合開關S1時電流表的示數是( )
A. 0.3A B. 0.5A C. 0.6A D. 0.2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九年級物理全冊:16.2“串、并聯電路中的電壓規律”知識綜合練習題 題型:填空題
如圖所示電路中,電壓表測的是 ________(填“L1”、“L2”或“電源“)兩端的電壓.若電源電壓為4.5V,電壓表的示數為3V,則燈泡L1兩端的電壓為 ________V,L2兩端的電壓為 ________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九年級物理全冊:16.2“串、并聯電路中的電壓規律”知識綜合練習題 題型:單選題
如圖是某同學探究串聯電路電壓關系的電路圖,他連接好電路后,發現電壓表示數為9V, 閉合 S 后,發現電壓表示數為 3V,對這一電路分析正確的是( )
A. Rl 不R2 電壓之比為 1:2
B. Rl 不R2 電阻之比為 2:1
C. Rl 不R2 電流之比為 2:1
D. Rl 不R2 功率之比為 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九年級物理全冊:16.2“串、并聯電路中的電壓規律”知識綜合練習題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當開關閉合時,發現電壓表示數為零,燈L1不亮,燈L2亮.下列幾種故障中,可能的是
A. 燈L1的燈座短路 B. 燈L1燈絲斷了 C. 燈L2的燈座短路 D. 燈L2燈絲斷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2019屆九年級物理《16章 電壓電阻》過關檢測試卷 題型:簡答題
閱讀《人體永動機——靠體溫發電能亮的手電筒》回答31題。
人體永動機——靠體溫發電能亮的手電筒
備用手電筒一般都是放在家里某個角落里,停電了找東西時才用到,但放置時間久了又沒有充電的話,使用起來會發現沒電了,那是很氣人的。
但是,今天介紹的這款手電筒就可以避免這種尷尬,它是一款既不需要電池,也不需要太陽能,更不利用風力,而是靠人體體溫發電的手電筒——Lumen手電筒。它外形并沒有什么特別,就像一張電話卡,如圖所示,其內置一顆溫差電池,只要外部環境溫度低于體溫,將手指放在上面就能利用溫差來為小電筒供電,如圖所示。
這就是體溫發電。體溫發電是通過半導體,利用溫差來獲取電能。溫差發電的基本原理是“澤貝克”效應。即兩種不同的金屬連接起來構成一個閉合回路時,如果兩個連接點的溫度不一樣,就能產生微小的電壓,且溫差越大,產生的電壓越大。
Lumen就是利用了這一原理,其上配備一個熱電發電機(TEG)的陶瓷部件,它的上部可以感受你手指的溫度,下部感受環境溫度,再通過兩者的溫度差進行發電,進而讓手電筒工作。
如果環境溫度為28攝氏度,Lumen就相當于在3V電壓下產生15 mA的電流,過多的電能將被儲存在內置的電容器里。
Lumen手電筒比起傳統手電筒來說,照明功率偏小,但光通量更大,更方便在照明不良情況下找尋物體,安全導航以及在黑暗中閱讀。
請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體溫發電的根本原理是人體和周圍環境間存在________;
(2)除了文中所講利用體溫發電比用電池供電的優點外,你覺得還有哪些?說一點即可________。
(3)實際使用中利用體溫發電能獲得大范圍的電壓值嗎?________為什么?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2019屆九年級物理《16章 電壓電阻》過關檢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用來調節收音機和電視機音量大小的電位器與電源、開關及一只小燈泡組成的電路,圖乙是電位器的結構圖,則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電位器實質上就是一種變阻器
B. 圖甲的連接可以改變燈泡的亮度
C. 如果使用電位器的1、3接線柱,也可以改變燈泡的亮度
D. 在連接電位器時,1與3接線柱只能選擇其中的一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九年級物理《16章電壓電阻》能力提升檢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樓道中的一盞白熾燈,使用幾年后,小明發現它的燈絲變細了,跟燈絲變細前相比,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燈絲的電阻變小了 B. 燈泡兩端的電壓不變
C. 通過燈絲的電流變大了 D. 燈泡的實際功率變大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