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放著一個裝有適量水的圓柱形容器,有一重6N,邊長為10cm的正方體木塊(不吸水),用質量、體積忽略的3cm長細線將其與容器底部中央相連,木塊排開水的體積為700cm3,則細線對木塊的拉力為______N,容器底受到水的壓強為______Pa。剪斷細線,待木塊靜止后,容器對桌面的壓強與細線剪斷前相比將_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g=10N/kg)
【答案】1 103 不變
【解析】
第一空.木塊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700×10-6m3=7N,
木塊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繩子的拉力,以及豎直向上的浮力,三個力平衡,所以得:G木+F拉=F浮,
故細線對木塊的拉力:F拉=F浮-G木=7N-6N=1N;
第二空.木塊浸入水中的深度:,
細線長3cm,所以此時容器內水的深度:h=h浸+L=7cm+3cm=10cm=0.1m,
容器底受到水的壓強:p=ρ水gh=1.0×103kg/m3×10N/kg×0.1m=1000Pa;
第三空.將木塊、容器、水作為一個整體考慮,剪斷細線前后,總重不變,容器與桌面的接觸面積不變,根據知壓強不變,即容器對桌面的壓強與細線剪斷前相比將不變。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是某攔河壩的橫截面示意圖,若該河深6米,求:
(1)河底處水產生的壓強p水;
(2)河底0.2米2面積上所受的河水壓力F;
(3)請說明攔河壩筑成“上窄下寬”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紅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器材,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其中A、B是兩段完全相同的蠟燭,C是平整的白紙,E是薄透明玻璃板。小紅將白紙鋪在水平桌面上,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前,觀察到玻璃板后有蠟燭A的像A'。
(1)小紅選擇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進行實驗,其目的是便于_________。
(2)實驗中,小紅在玻璃板后無論怎樣移動蠟燭B,蠟燭B始終不能與蠟燭A的像A'完全重合,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3)調整后,在她將蠟燭A向玻璃板移動的過程中,蠟燭的像的大小將_________。(選填:“變大”、“不變” 或“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如圖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平鋪一張白紙,將玻璃板豎立在白紙上,在玻璃板前放一支點燃的蠟燭A,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像,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但不點燃的蠟燭B放在玻璃板后,移動蠟燭B直到蠟燭B好像被點燃(即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在白紙上記下蠟燭A和蠟燭B的位置.
(1)你認為本實驗應選擇較_____(選填“厚”或“薄”)玻璃板進行實驗.
(2)蠟燭B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說明像的大小與物的大小_____.
(3)移去蠟燭B,在其原來位置上放置一塊光屏,光屏上_____(選填“能”或“不能”)呈現蠟燭的像.
(4)多次實驗后,再移動蠟燭B時,總不能觀察到蠟燭B被“點燃”,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熱敏電阻的阻值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的特性,人們研制了一種電子溫度計.如圖甲是電子溫度計的原理圖.R0為定值電阻,Rt為熱敏電阻,其阻值隨溫度變化的規律如圖乙所示,己知電源電壓為12V且保持不變.
(1)當環境溫度是20℃時.電流表示數為0.4A,求此時熱敏電阻Rt的電功率;
(2)R0的電阻值;
(3)若電流表量程為0~0.6A,則該溫度計能測量的最高溫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陽同學用蠟燭、凸透鏡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的實驗,如圖所示。
(1)要使像能夠成在光屏的中央,應將凸透鏡向_________(填“上”或“下”)調整。
(2)實驗過程中,當燭焰距凸透鏡30cm時,移動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個等大清晰的像,則該凸透鏡的焦距是__________cm。
(3)接著使燭焰向左移動5cm,此時應該將光屏向_______(填“左”或“右”)移到某一位置,才能在屏上得到一個清晰倒立________(填“放大”或“縮小”)的實像,此成像特點可應用在_______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的電動剃須刀,閉合開關時,指示燈(發光二極管)亮,同時刀頭轉動;對調電池兩極重新安裝,再閉合開關,發現指示燈不亮,而刀頭反向轉動,由此可以判斷:
(1)發光二極管和電動機在電路中是串聯還是并聯?
(2)指示燈不亮是因為發光二極管具有什么特性?
(3)刀頭反向轉動是因為內部電動機線圈受力方向和什么有關?
(4)充電時,電池相當于電源還是用電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利用如圖甲所示裝置探究冰的熔化特點,他每隔相同時間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并觀察物質的狀態.
(1)應選用顆粒_________(選填“較大”或“較小”)的冰塊做實驗。
(2)圖乙中第3min時,物質處于________態。
(3)圖乙是他根據記錄的數據繪制的“溫度一時間”圖像.由圖像可知:冰屬于__________(選填“晶體”或“非晶體”),這樣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物理知識在生產和生活中有著廣泛應用。根據____________知識,可用圖(a)的裝置進行排空氣法來收集氣體:圖(b)所示的用吸管來“吸”飲料應用了____________知識;圖(c)中飛艇能升空是應用了____________的知識。曹沖稱象的故事發生在距今1800年以前,從物理學研究方法來看,使用的是____________法;(均填寫所學物理概念、規律或方法名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