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序號 | 動力F1/N | 動力臂l1/cm | 阻力F2/N | 阻力臂l2/cm |
① | 1 | 20 | 2 | 10 |
② | 2 | 15 | 1.5 | 20 |
③ | 3 | 5 | 15 |
分析 (1)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桿上,便于測量力臂大小,杠桿的重心通過支點,消除杠桿重對杠桿平衡的影響,使實驗簡單化,便于探究;
(2)知道動力臂、阻力、阻力臂,根據杠桿平衡條件求出動力,得出數據即可;
(3)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叫動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叫阻力臂;
(4)根據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阻力和阻力臂不變,動力臂變短,動力變大.
解答 解:
(1)將杠桿中點置于支架上,當杠桿靜止時,發現杠桿左端下沉,右端上翹,平衡螺母向上翹的右端移動,直到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桿上,便于測量力臂大小,同時杠桿的重心通過支點,消除杠桿重對杠桿平衡的影響;
(2)據題可知,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得:F1L1=F2L2;即3N×5cm=F2×15cm,解得F2=1N;
(3)“動力×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阻力×支點到阻力作用點的距離”,是在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且動力和阻力的方向都是豎直向下的條件下得出的,也就是實驗過程中沒有改變動力或阻力的方向.故選項A、C、D錯誤,選項B正確;
(4)彈簧測力計在C處豎直向上拉,當彈簧測力計逐漸向右傾斜時,拉力的力臂變小,根據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阻力和阻力臂都不變,動力臂變短,動力變大,故彈簧測力計示數變大.
故答案為:(1)右;避免杠桿自身重力對杠桿平衡的影響;力臂;(2)1;(3)B;(4)變大.
點評 對于杠桿的平衡,學生容易認為杠桿在平衡位置靜止是平衡狀態,在其它位置靜止和勻速轉動容易被忽視.對于杠桿平衡的問題,正確運用杠桿平衡條件是關鍵.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拉細繩的力F等于鉤碼重力G的$\frac{1}{6}$ | |
B. | 拉細繩的力F等于鉤碼重力G的$\frac{1}{7}$ | |
C. | 用該滑輪組提起不同的鉤碼,機械效率相同 | |
D. | 用該滑輪組提起不同的鉤碼,機械效率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實驗運用了控制變量的方法 | |
B. | 燈泡在電路中起到保護電路的作用 | |
C. | 在探究電阻與長度的關系時,在電路中先接入金屬絲全部長度,再將其一半長度接入電路 | |
D. | 在探究電阻與橫截面積的關系時,在電路中先接入金屬絲全部長度,再將其對折后接入電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390克 | B. | 237克 | C. | 318克 | D. | 326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