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圖中物體浸入到液體中的體積和彈簧測力計示數的變化,結合F浮=G-F拉分析浮力大小和排開液體體積之間的關系;
(2)①根據浮力大小和排開液體體積之間的關系判斷出哪一條圖象是浮力變化的圖象,哪一條是拉力變化的圖象;
②根據拉力變化的圖象可知,物體沒有浸入到水中前的拉力即為物體的重力G;根據浮力變化的圖象可得物體完全浸沒時的浮力,根據F浮=ρ水gV排求出物體的體積,再根據G=mg=ρgV求出物體的密度;
(3)浮力大小還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4)根據F浮=G-F拉列出等式,解出物體的體積,再根據F浮=ρ水gV排求出物體浸沒時受到的浮力,再根據F支=G-F浮求出支持力.
解答 解:(1)根據圖中物體浸入到液體中的體積和彈簧測力計示數的變化,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彈簧測力計的拉力越小,根據F浮=G-F拉可知,物體重力不變,物體受的浮力會越大;
(2)①因為在物體全部浸沒前,物體進入到液體中的深度越深.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浮力越大;物體全部浸沒后,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根據F浮=ρgV排可知,浮力不再變化;所以圖象a符合金屬圓柱體所受浮力和浸入深度的關系;
②由圖象a可知,圓柱體完全浸沒后,圓柱體受的浮力為F浮=1.0N,
由圖象b可知,圓柱體完全浸沒后,彈簧測力計的拉力為F拉=1.2N,
物體的重力G=F浮+F拉=1.0N+1.2N=2.2N;
由F浮=ρ水gV排得:
物體的體積V=V排=$\frac{{F}_{浮}}{{ρ}_{水}g}$=$\frac{1.0N}{1×1{0}^{3}kg/{m}^{3}×10N/kg}$=1×10-4m3,
由G=mg=ρgV得物體的密度:
ρ物=$\frac{G}{gV}$=$\frac{2.2N}{10N/kg×1×1{0}^{-4}{m}^{3}}$=2.2×103kg/m3;
(3)圓柱體浸沒在另一種液體中時,測力計的示數與在水中不同,說明受到的浮力發生了變化,可知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有關;
(4)由F浮=G-F拉得:
G=F浮+F拉=ρ水g(1-$\frac{2}{3}$)V+7N;
G=F浮+F拉=ρ水g(1-$\frac{1}{2}$)V+5.5N;
即ρ水g(1-$\frac{2}{3}$)V+7N=ρ水g(1-$\frac{1}{2}$)V+5.5N,
解得物體體積:V=9×10-4m3,
物體重力:G=F浮+F拉=ρ水g(1-$\frac{2}{3}$)V+7N=1×103kg/m3×10N/kg×$\frac{1}{3}$×9×10-4m3+7N=10N,
物體浸沒時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9×10-4m3=9N,
容器底部對物體的支持力:
F支=G-F浮=10N-9N=1N.
故答案為:(1)越大;(2)①a; ②2.2;2.2×103;(3)液體密度; (4)1.
點評 此題是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實驗,考查了學生分析圖象和數據的能力,注意分析問題過程中控制變量法的應用,同時要熟練掌握密度公式及阿基米德原理公式,做到靈活應用.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左盤中再加100 g砝碼 | |
B. | 在左盤中再加200 g砝碼 | |
C. | 在左盤中再加100 g砝碼,在右盤中再加100 g砝碼 | |
D. | 在左盤中再加200 g砝碼,在右盤中再加100 g砝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鉤碼重G/N | 彈簧測力計讀數F/N | 機械效率η | |
較小速度提升 | 3 | 1.5 | 67% |
較大速度提升 | 3 | 1.5 | 67% |
鉤碼重G/N | 彈簧測力計讀數F/N | 機械效率η | |
相同提升速度 | 3 | 1.5 | 67% |
2 | 1.1 | 6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大于70牛 | B. | 等于70牛 | C. | 等于20牛 | D. | 小于20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