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兩千四百年前,我國的學者墨翟和它的學生做了世界上第一個小孔成像的實驗,解釋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小光同學將兩個長度均為50cm,直徑為5cm的直筒套在一起,做成如圖的儀器(M筒的直徑稍大,可以在N筒上并能前后移動)
(1)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 像.可以用光的 解釋.所成的像與小孔的形狀 關.
(2)若直筒M、N位置不動,讓物體遠離N筒,像距 ,像的大小 (以上兩空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3)十五的夜晚,將小孔對準明月,測得月亮最大像的直徑是9.1mm,已知月球到地球的距離為380000km.月球的直徑約為 km.
解:(1)由于小孔所成的像是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因此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實像,這是光的直線造成的;小孔所成的像是物體本身的像,與小孔的形狀無關;
(2)見下圖:若直筒M、N位置不動,讓物體遠離N筒,像仍然成在M筒的右側(cè),像距不變;讓物體遠離N筒,△AOB與△A′OB′的相似比變大,AB大小不變,則像變小;
(3)見下圖:要使月亮所成的像最大,則MN=OD=50cm+50cm=100cm=1m,
根據(jù)相似三角形的性質(zhì),,
,
解得:AB=3.458×106m=3.458×103km.
故答案為:(1)實像;直線傳播;無;(2)不變;變;(3)3.458×103.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5所示的電路中,閉合開關S1和S2,則( )
|
A.燈泡L1亮,L2不亮
B.燈泡L2亮,L1不亮
C.燈泡L1、L2都不亮
D.燈泡L1、L2都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大家知道,接觸的兩個物體相互擠壓,就會產(chǎn)生壓強。小麗和小梅想:把一些水倒進容 器里,由于水具有流動性,在重力作用下水的不同部分之間也會相互擠壓,那么,液體內(nèi)部是否也會產(chǎn)生壓強呢?針對這一問題,她們分別提出了自己的猜想。
小麗的猜想:液體可能會產(chǎn)生向下的壓強。
小梅的猜想:液體可能會產(chǎn)生向各個方向的壓強。
(1)請你寫出一個支持小梅猜想的生活事例: 。
(2)小麗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利用一個兩端開口的玻璃管,橡皮膜和水作了如圖甲所 示的實驗。實驗表明:液體會產(chǎn)生向下的壓強。
小梅說: “再有一盆水,我直接使用你的裝置就能驗證液體會產(chǎn)生向上的壓強。 ”小梅的做法是:將玻璃管中的水倒掉,把玻璃管 (選填“開口”或“帶橡 皮膜” )的一端豎直向下插入水盆中。她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
(3)小麗說“不用橡皮膜我也能驗證液體會產(chǎn)生向上的壓強。 ”于是,小麗快速取下橡 皮膜, 將一張薄卡片放在玻璃管的下面并把玻璃管插入水中,看到薄卡片被水向上壓在 玻璃管口而不掉落,如圖乙所示。
小梅卻說:“你的這個實驗雖然能夠表明水對薄卡片產(chǎn)生了向上的壓強,但不如我的實驗好。 ” 小梅這樣說的理由是: 。
(4)經(jīng)過討論她們發(fā)現(xiàn),其實用一盆水和一個透明塑料瓶,稍加處理就能驗證他們的全部猜想。她們的做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將一端削尖的鉛筆置于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用兩個指頭作用在鉛筆兩端,使其向右勻速直線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左邊手指對鉛筆的壓力小于右邊手指對筆尖的壓力
B. 左邊手指對鉛筆的壓力大于右邊手指對筆尖的壓力
C. 左邊手指對鉛筆的壓強小于右邊手指對筆尖的壓強
D. 左邊手指對鉛筆的壓強大于右邊手指對筆尖的壓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某同學坐在行駛的列車內(nèi),若說他是靜止的,則所選擇的參照物是( )
A.鐵軌 B.在車內(nèi)走動的乘務員xkb1.com
C.車窗 D.路邊的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我們常用“頻閃照片”來研究物體的運動。如圖所示,記錄了甲、乙兩個小球每隔 s所處的位置。根據(jù)底片可以判斷,_______球運動時間長,______球運動速度越來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