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實驗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
(1)請將擺放器材的過程補充完整:白紙平鋪在水平桌面上,蠟燭A正確放在白紙上,_____(器材如圖甲)
(2)徐麗擺放好器材后,點燃蠟燭A,另拿一個與A相同的蠟燭B替代A去找像,發現B與A的像完全重合并像點燃了一樣,由此可分析出哪些信息?(請寫出兩條)
(3)回家后,徐麗照鏡子(如圖乙),她認為當她離鏡子越遠時,自己的像越小想要證明她的觀點是否正確,請寫出你需要收集的證據。
【答案】將玻璃板垂直桌面放置在白紙的中央 像與物體等大 確定像的位置 同一物體在不同物距時對應的像的大小
【解析】
(1)如果玻璃板沒有放正,所成的像不在水平面上,所以無論怎樣移動另一支蠟燭都不能與像重合。
(2)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物和像的大小相等,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與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相同,物像連線與鏡面垂直;
(3)想探究“像的大小與物體到鏡子距離的關系”,應該記錄同一物體在不同物距時,對應的像的大小,來證明徐麗的觀點是否正確。
(1)白紙平鋪在水平桌面上,蠟燭A正確放在白紙上,將玻璃板垂直桌面放置在白紙的中央,否則無論怎么移動另一側的蠟燭都不能與像重合;
(2)實驗時,取兩支大小相等的蠟燭A和蠟燭B,點燃蠟燭A放在玻璃板的左側,拿蠟燭B替代A去找像,發現B與A的像完全重合并像點燃了一樣,則B與蠟燭A的像已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像與物的大小相等,還可以確定像的位置;
(3)想探究“像的大小與物體到鏡子距離的關系”,應該記錄同一物體在不同物距時,對應的像的大小,從而證明徐麗的觀點是否正確。
故答案為:(1)將玻璃板垂直桌面放置在白紙的中央;(2)像與物體等大;確定像的位置;(3)同一物體在不同物距時對應的像的大小。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野營時,小紅攜帶的手電筒不發光了,請你幫助找出原因。
(1)請根據圖中手電筒的結構示意圖,將電路圖補畫完整________________。
(2)寫出手電筒不發光的三種可能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保持不變,小燈泡L標有“6V 3W”的字樣,其電阻不隨溫度變化,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18Ω.當S閉合,S1、S2都斷開時,滑動變阻器滑片P從b端向a端滑過三分之一時,小燈泡恰好正常發光.保持滑片P的位置不變,閉合S、S1、S2,發現電路消耗的總功率變化了12W.求:
(1)小燈泡正常工作的電流.
(2)小燈泡的電阻.
(3)電源電壓.
(4)當開關S、S1、S2都閉合時,電路消耗總功率的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同學沿平直路面步行,他們運動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甲同學比乙同學晚出發4s
B.4s﹣8s內,甲乙同學都做勻速直線運動
C.0﹣8s內.甲乙兩同學運動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兩同學速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開關S由斷開到閉合,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是( )
A. 電路總電阻變大 B. 電路總功率變小
C. 電壓表示數變小 D. 電流表示數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將兩個表面光滑的鉛柱相互緊壓,發現兩者粘在一起,由此得出分子間存在引力.小華認為此實驗不能排除是大氣壓把兩個鉛柱壓在一起.下列實驗中,能幫助小華釋疑的是( )
A.
掛一個鉤碼,鉛柱不分離
B.
掛兩個鉤碼,鉛柱不分離
C.
鉛柱略錯開,鉛柱不分離
D.
置于真空罩內,鉛柱不分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是“研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裝置。實驗中用到了一個彈簧測力計、一個木塊、一個砝碼、兩個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長木板。
(1)如圖甲所示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使它沿長木板做_____運動。根據_____的知識,可知彈簧測力計對木塊的拉力等于_____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這樣,我們就可以測出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滑動摩擦力。
(2)由_____兩次實驗可以得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壓力大小的關系。下列現象中,應用了此實驗結論的是_____
A.足球守門員戴著防滑手套
B.用力壓住橡皮,擦去寫錯的字
C.移動很重的石塊時,在地上鋪設滾木
(3)小紅比較甲和丙兩次實驗得出的結論是: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就越大。你認為這個結論_____,理由是_____。
(4)在乙圖實驗中,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是_____N;若將彈簧測力計示數增大到4N,此時的木塊所受滑動摩擦力是_____N。
(5)小海認為實驗過程中難以拉動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對實驗裝置進行了改進,你認為合理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央電視臺“是真的嗎”節目中曾驗證過:“無需吸氣就能將球吸入水管”的說法。做法是:取一段自來水軟管,如圖 (a) 所示一端對準小球,將另一端甩著轉起來,小球就被吸入管內。① 這里蘊含的物理原理是:如圖(b)中水管B端轉起來后,加快了B管口氣體流動的速度,從而使管內氣體壓強_______ (選填“增大”或“減小”),管內外的氣體壓強差使小球吸入管中。物理學中把具有流動性的液體和氣體統稱為流體。由上述實驗可得出流體壓強與流速之間的關系是:_______。② 在下列情形中,能夠運用上述結論解釋的是__________。(選填序號)
A. 用洗衣機甩干衣服 B. 大風中的兩傘會被向上吸起來
C. 巨大的飛機能升空飛行 D. 吸盤式掛鉤被壓在墻壁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實驗小組為了研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方案,實驗操作如下:
①用彈簧測力計測出滑塊的重力,滑塊和鉤碼的總重記作G;
②將放有鉤碼的滑塊放到平板小車的水平接觸面上,通過水平細線和彈簧測力計相連,向左拉動平板小車,待彈簧測力計示數穩定后讀出示數F;
③多次改變滑塊上的鉤碼的個數并重復步驟②,記錄相應的數據如下表所示;
④僅更換表面不同的平板小車,重復上述實驗步驟。
接觸面 | 鉤碼個數 | 滑塊和鉤碼總重量G/N | 彈簧測力計示數F/N |
接觸面一 | 1 | 1.5 | 0.6 |
2 | 2.0 | 0.8 | |
3 | 2.5 | 1.0 | |
接觸面二 | 1 | 1.5 | 0.9 |
2 | 2.0 | 1.2 | |
3 | 2.5 | 1.5 |
(1)此實驗是根據_____原理測出了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2)根據表中的數據在圖乙中畫出該滑塊分別在兩個接觸面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f與對應壓力FN關系的圖象。
(_____)
(3)由圖象可知,滑塊對接觸面的壓力變大,滑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將_____(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接觸面_____(選填“一”或“二”)的表面更粗糙。
(4)此實驗中是否必須勻速拉動小車?_____(選填“是”或“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