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底面積是100cm2的柱形容器內盛有適量的水,現將含有石塊的冰塊投入容器內的水中,恰好懸浮,此時水位上升了6cm.當水中冰塊全部熔化后,相比熔化前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改變了55.28Pa.則石塊的密度為 g/cm3.
【答案】
分析:冰塊懸浮時水位上升了6cm,據此求出冰塊和石塊的總體積,根據懸浮條件求冰塊和石塊的總重、總質量;
根據液體壓強公式求冰溶化后水位下降的高度,因為冰熔化后質量不變,冰的體積減去熔化成水的體積等于減小的體積,根據此等式求出冰的質量,從而求出石塊的質量;
根據求得的冰的質量計算出冰的體積,又知道總體積,兩者之差即為石塊的體積,根據公式

求出石塊的密度.
解答:解:含有石塊的冰塊懸浮時,水位上升了△h=6cm=0.06m,
冰塊和石塊的總體積:
V
總=S×△h=100×10
-4m
2×0.06m=6×10
-4m
3,
(m
石+m
冰)g=F
浮=G
排=ρ
水gS×△h=1000kg/m
3×10N/kg×0.01m
2×0.06m=6N,
∴石塊和冰的總質量:
(m
石+m
冰)=

=

=0.6kg,
冰熔化后,水位下降的高度:
h
降=

=

=5.528×10
-3m,
冰熔化成水質量m不變,
∵V=

∴

-

=S×h
降,
冰的質量:
m=S×h
降×

=100×10
-4m
2×5.528×10
-3m×

=0.49752kg,
石塊質量:
m
石=0.6kg-0.49752kg=0.10248kg,
石塊體積:
V
石=V
總-V
冰=V
總-

=6×10
-4m
3-

=4.72×10
-5m
3,
石塊的密度:
ρ
石=

=

=2.17×10
3kg/m
3.
故答案為:2.17×10
3.
點評:本題考查浮力、密度和壓強的計算,關鍵是公式及其變形的應用以及單位換算,難點是求石塊的質量和體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