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1)實驗使用的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 規律制成的.
(2)如圖甲為某同學實驗時測沸水溫度的情形.他的錯誤之處是 .
(3)糾正錯誤后,他觀察到從開始加熱至水沸騰,所用時間過長,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 .
(4)他對實驗進行了改進之后,每隔1min記錄溫度計示數(見下表),直到水沸騰一段時間后停止讀數,根據表中的數據在圖乙中畫出水溫隨時間變化的圖象.
時間t/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溫度T/℃ | 90 | 92 | 94 | 96 | 98 | 99 | 99 | 99 | 99 | 99 |
(5)他們觀察到水沸騰時的現象應該是丙圖中的 圖.從實驗可得出,液體在沸騰過程中要 熱,但溫度 ;實驗測出水的沸點為 ℃.
【答案】(1)熱脹冷縮;(2)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了燒杯底;(3)水太多(或水的初溫較低);(4)見上圖;(5)a;吸;保持不變;99.
【解析】試題分析:(1)實驗室使用的溫度計都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
(2)掌握溫度計的使用規則,使用溫度計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沒在液體中,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3)影響加熱時間的因素:水的多少、水的初溫、是否加蓋、酒精度火焰大小等;
(4)根據表格中數據描點,并用平滑的曲線連接起來;
(5)掌握沸騰時與沸騰前現象的區別:沸騰時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變大;沸騰前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變小;
沸騰時的特點:不斷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
解:(1)實驗使用的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規律制成的;
(2)由圖甲知,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3)加熱時間過長,可能是水太多,或水的初溫較低造成的;
(4)根據表格中數據描點,并用平滑的曲線連接起來,如圖所示:
;
(5)由圖丙知,a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變大,是沸騰時的圖象,b中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變小,是沸騰前的圖象;
由實驗數據知,水在沸騰過程中,吸熱溫度保持不變,水沸騰時的溫度是99℃,所以水的沸點是99℃.
故答案為:(1)熱脹冷縮;(2)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了燒杯底;(3)水太多(或水的初溫較低);(4)見上圖;(5)a;吸;保持不變;99.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為了探究物體發聲時音調的高低與哪些因素有關,他選擇了四根鋼絲進行實驗,如圖所示.具體數據如下表:
編號 | 材料 | 長度 | 粗細 | 松緊 |
甲 | 鋼絲 | 10cm | 0.2mm2 | 緊 |
乙 | 鋼絲 | 10cm | 0.1mm2 | 緊 |
丙 | 鋼絲 | 5cm | 0.1mm2 | 緊 |
丁 | 鋼絲 | 5cm | 0.1mm2 | 松 |
(1)用同樣的力撥動甲和乙兩根鋼絲,發現撥動 鋼絲時的音調高.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在鋼絲的長度、松緊程度相同時,鋼絲越細,音調 .
(2)為了探究鋼絲音調的高低與長度的關系,他應用同樣大小的力先后撥動 和 兩根鋼絲.
(3)先后用同樣大小的力撥動丙和丁兩根鋼絲,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直流電動機兩端的電壓為5V,通過它的電流為1A,電動機線圈的電阻為1Ω,則電動機在10s內消耗的電能是_____J,產生的熱量是_____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物體在一條直線上運動,它在前5s內通過的路程是10m,在接下來的10s內通過的路程是25m,在最后4s內通過的路程是12m.求:
(1)它在前5s內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在最后4s內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兩位同學做測平均速度的實驗,某次實驗過程如圖所示:
(1)實驗原理是 ;
(2)實驗中需要使用的測量工具是 、 ;
(3)實驗中為了方便計時,應使斜面的坡度較 (選填“大”或“小”);
(4)該次實驗中,小車通過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1= m/s.小車通過全程的平均速度v2=
m/s.(鐘表每格為1s,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5)小車從斜面頂端到底端時,做 (選填“勻速”或“變速”)直線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