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探究活動通常包括以下要素: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設計實驗與制訂計劃,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某班物理課外學習小組在進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的課題研究時,同學們提出“滑動摩擦力大小可能與接觸面間的壓力有關”。
(1)這屬于科學探究活動的____________要素。
(2)他們用圖1甲所示的實驗裝置來探究木塊A受到的滑動摩擦力與壓力的關系,已測得木塊A的質量為100g,測定木板B在拉力作用下發生相對于木塊A運動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得到一組F與相應的放在木塊A上的砝碼重力G的數據(如下表)。請在表格中的空格內填上合理的數據,并根據表中的數據在圖18所示的方格坐標紙中作出滑動摩擦力Ff與壓力FN的關系圖像。 ( g取10N/kg)
砝碼G/N | 0 | 0.50 | 1.00 | 1.50 | 2.00 |
壓力FN/N | |||||
彈簧測力計讀數F/N | 0.30 | 0.45 | 0.60 | 0.76 | 0.90 |
滑動摩擦力Ff/N |
(3)根據你作出的圖像所得出的結論判斷:當放在木塊A上的砝碼重力G為3.00N,木板B在拉力作用下發生相對于木塊A運動時,木塊A所受滑動摩擦力應為____N。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小明同學使用手電筒時發現小燈泡不亮,在進行檢修前,他對造成該現象的原因進行了以下幾種猜測,其中可能的是
A.小燈泡燈絲斷了 B.通過小燈泡電流太小
C.小燈泡接觸不良 D.開關處出現了短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小明同學為了探究“放在斜面上的物體對斜面的壓力跟斜面傾斜程度的關系”,進行了實驗,步驟如下:① 用雙面膠將一個200克的鉤碼固定在1 米長的塑料直尺的中間,將直尺的一頭固定在桌子的一端,如圖甲所示;② 緩緩抬起右端,讓直尺與水平方向有一定的夾角,如圖乙所示;③ 繼續抬高右端,增大直尺與水平方向的夾角,如圖丙所示。
(1)該實驗中,小明是通過 來判斷物體對斜面壓力的大;
(2)分析三次實驗的現象,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小車處在水平桌面上,用輕繩跨過定滑輪與鉤碼相連,在輕繩的拉力作用下沿桌面做勻速運動.若突然剪斷輕繩,則小車
A.將繼續向前勻速運動 B.運動的將越來越慢
C.將立即停止運動 D.受的摩擦力將越來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ABCD是4塊質量相同的磚,每塊重50N,A、D兩側是兩塊豎直的木板,木板外側分別用1000 N的力壓緊,磚處于靜止狀態。A磚與木板內側之間的摩擦力為 N;A磚與B磚之間的摩擦力為 N; B磚與C磚之間的摩擦力為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舞臺上噴灑干冰(固態二氧化碳)可以產生白霧,形成所需的效果。這種霧氣是:
A.二氧化碳氣體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
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發形成的氣體
C.干冰迅速升華變成的氣體
D.干冰使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及小水珠凝固形成的小冰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象,平時認為不動的房屋隨地球自轉的速度大小是v1,同步通訊衛星繞地心轉動的速度大小是v2,比較這兩個速度的大小,正確的是:( )
A、v1<v2 B、v1=v2 C、v1>v2 D、無法比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某同學要利用一把卷尺和一小塊平面鏡測出如圖所示的水平地面上 的一棵大樹的高度.
(1).如圖中畫圖表示他的測量方法,并簡述實驗步驟.
(2).用字母表示所測得的量,寫出大樹高度H的表達式H=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小明用刻度尺、兩端開口的玻璃管、橡皮膜和水等器材測鹽水的密度,操作步驟如下:
①將玻璃管的一端扎上橡皮膜并倒入水,出現圖甲所示的現象,說明水對 有壓強.
②用刻度尺測出玻璃管中水柱的高度為h1(如圖甲所示).
③將玻璃管緩慢插入裝有鹽水的燒杯中,直到橡皮膜表面與水平面相平,測出管底到鹽水液面的高度為h2(如圖乙所示).
(1)用小明測得的物理量推導出鹽水密度的表達式為ρ鹽水= (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2)分析實驗過程,小明測得的鹽水密度值比真實值偏 ,這主要是操作中的第 步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