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生活中的一些光現象,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 樹木在陽光下的“影子”是由光的反射產生的
B. 樹木在平靜水面的“倒影”是由光的折射產生的
C. 透過露珠看到被放大的樹葉葉脈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虛像
D. 海面上的“海市蜃樓”是光在海面發生反射后成的虛像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2019學年度八年級物理上冊同步練習:3.2 探究光的反射規律 題型:填空題
小麗在廋西湖邊游玩時看到湖畔垂柳成蔭,她驚奇的發現一只“小鳥”在水中飛翔。他所看到的是空中小鳥由于光________形成的________(選填“實”或“虛”)像;當小鳥向高處飛行時,水中的“小鳥”將________(變大/變小/不變);以小鳥為參照物,水面是________(運動/靜止)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2019學年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二章 物態變化 單元測試卷 題型:填空題
水銀的熔點是-39℃,它在-40℃時呈________態,-39℃時呈________態或________態,也可能呈________態,-38℃時呈________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2019學年度八年級物理上冊同步練習:3.4 探究光的折射規律 題型:實驗題
如圖所示是某小組研究光的折射規律的實驗原理圖,下表記錄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對應的折射角的實驗測量數據。
(l)請你根據表格中的數值并結合光路圖,以光從空氣進入到玻璃中的情況為例,對光從其它透明介質得到具進入空氣中的折射規律加以總結,將下列結論補充完整。
a.折射光線跟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并且分別位于法線兩側;
b._____
(2)該組同學在實驗中發現,光從玻璃進入到空氣中時,有一部分光反射到玻璃磚內,請你在圖中作出這條入射光線經過玻璃面反射后的光路圖____________。
(3)當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達到90°時,折射光線就消失了,只剩下反射光線,這種現象叫做全反射。該組同學在進行光從玻璃進入到空氣中的實驗時觀察到了這樣的現象,他們繼續進行光從空氣進入玻璃中的實驗,當入射角增大時,_____(選填“能”或“不能”)觀察到全反射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2019學年度八年級物理上冊同步練習:3.4 探究光的折射規律 題型:填空題
古詩中有許多描述光學現象的詩句,如“潭清疑水淺”說的就是光的_____現象;“池水映明月”說的就是光的_____現象。“一葉障目,不見森林”說的就是光的_____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2019學年度八年級物理上冊同步練習:3.4 探究光的折射規律 題型:單選題
下列不能用“光路具有可逆性”解釋的現象是( )
A. 人在岸上看水中的游魚時,魚兒也能看到岸上的人
B. 汽車的燈光照前方的自行車尾燈上,燈光又沿原方向返回
C. 小明在平面鏡中看到小紅,小紅通過平面鏡也看到了小明
D. 用潛望鏡能觀察到水面的情況,在水面也能通過潛望鏡觀察到觀察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江蘇省鹽城市畢業與升學考試物理試卷 題型:實驗題
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實驗中,小明用完全相同的木塊分別做了如圖所示的甲、乙、丙三個實驗。
(l)將木塊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使木塊做______運動,此時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2)甲、乙兩個實驗說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______有關;______兩個實驗說明了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
(3)小明認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觸面的面積有關,于是他在上述用實驗的基礎上,將木塊沿豎直方向切成兩部分繼續進行實驗,將測得的數據記錄在表格中,由表中數據驗證了自己的猜想,這種做法_____________(正確/錯誤),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江蘇省鹽城市畢業與升學考試物理試卷 題型:單選題
將掉在地面上的一本物理書撿起來放在課桌上,人對物理書做的功最接近于
A. 0.02J B. 0.2J C. 2J D. 20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2019學年度八年級物理上冊同步練習:3.3 汽化和液化 題型:填空題
在標準大氣壓下,液態氮的沸點為﹣196℃,在牛奶、奶油等冰激凌原料上,涂上液態氮它會迅速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成氣態,同時_______(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使牛奶、奶油中的水凝固成冰,制成“液氮冰激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