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下圖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因素”實驗:
(1)小明從左管口向圖A中的U形管內注入適量的水,當管內的水靜止時,U形管左右兩側液面的高度______________(選填“相同”或“不同”)。他連接好橡皮管和金屬盒,在使用壓強計前,發現U型管內水面已有高度差(如圖B),通過________(選填序號)方法可以進行調節。
①從U型管內向外倒出適量水 ②拆除軟管重新安裝 ③向U型管內添加適量水
(2)重新調節器材后,小明將金屬盒深入水面以下進行了如圖C、D、E、F所示的實驗。由______(選填實驗序號)兩幅圖可知,在同種液體內部,液體壓強隨著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選填“增大”或“減小”)
(3)小明將金屬盒深入燒杯中水面以下某一深度處,完成了如圖D、E、F的三次實驗,由圖中現象可知,同一深度,液體壓強與橡皮膜所朝的方向_________ (選填“有關”或“無關”)。
(4)小明保持C圖中金屬盒的位置不變,并將一杯濃鹽水倒入燒杯中攪勻后,他發現U形管兩側的液面的高度差變大了,于是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體的密度越大,其內部的壓強就越大”的結論。你認為他得出結論的過程是_______ (選填“可靠”或“不可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5)實驗中液體壓強的大小是通過比較________________來判斷的,如果所用的壓強計的U形管中可以選擇染色的酒精、水和水銀(ρ酒精<ρ水<ρ水銀)中的一種液體,為了使實驗現象更明顯,小明應該選擇上述三種液體中的________裝入U型管中。
【答案】 相同 ② CD 增大 無關 不可靠 沒有控制深度相同 U型管兩液面胡高度差 酒精
【解析】試題分析:本題是考查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因素,根據液體壓強特點和數學表達式分析做答。
(1)圖A中的U形管的兩開口處和空氣接觸,所以兩邊的液柱高度相同;如果使用前液柱高度不一樣,說明兩玻璃管中壓強不相等,所以應該拆除軟管重新安裝,選填序號②;
(2)要探究同種液體內部壓強與深度的關系,需要控制液體種類相同,橡皮膜深度不同,朝向一樣,所以選用CD兩實驗進行探究;
(3)D、E、F的三次實驗,U形管中液柱高度差一樣,說明橡皮膜所處位置壓強相等,所以可以得出結論:同一深度,液體壓強與橡皮膜所朝的方向無關;
(4)當向C中加濃鹽水后,橡皮膜所處深度增大,密度增大,有兩個變量,所以得出的結論不可靠,原因是沒有控制深度相同;
(5)實驗中液體壓強的大小是通過比較U型管兩液面胡高度差來判斷的;為了讓實驗現象更明顯,則U形管中液體要選用密度較小的液體,密度越小,高度差越大,所以選用染色的酒精 。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跳傘運動員在空中勻速直線下降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人對傘的拉力大于傘對人的拉力
B.重力對人和傘做了功
C.人和傘的重力勢能在增大
D.人和傘的動能在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經測定,某志愿者的剎車反應時間(即圖 中“反應過程”所用時間)是0.4s。在某次試驗中,該志愿者駕車以90km/h的速度在實驗場的水平路面上勻速行駛,從發現情況到汽車停止,行駛距離35m,則經過 m距離后汽車才開始減速;若志愿者邊打電話邊駕車,以90km/h的速度在試驗場的水平路面上勻速行駛,在發現情況到汽車停止,行駛距離40m,此時志愿者的剎車反應時間是 s。由此研究可知,駕駛員駕駛時打電話,駕駛員的剎車反應會 。(選填“變快”、“變慢”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現象中,能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的是( )
A.冬天,雪花紛飛
B.八月,桂花飄香
C.掃地時,灰塵漫天飛
D.擦黑板時,粉筆灰在空中飛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A、B是分別盛有適量的煤油和水的相同容器,底面積均為100cm2,置于水平桌面上.現將一實心小球分別放入A、B兩容器中,小球靜止后排開煤油和水的體積分別為20cm3和18cm3. 則小球的密度為 kg/m3;小球靜止在A容器中時,水對容器底的壓強增大了 Pa(小球放入容器中時均無液體溢,ρ煤油=0.8×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容器C中裝有水,先按圖甲的方式把鐵塊A放入燒杯B中,后按圖乙的方式用一根細線把鐵塊A與燒杯B底面相連,兩種方式燒杯B都漂浮在水面上.設甲、乙兩圖中鐵塊A和燒杯B共同受到的浮力分別為F甲和F乙,水對燒杯B底面的壓強分別為p甲和p乙,則( )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p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1)如圖所示,用A、B兩刻度尺測量把刻度尺測量同一物體長度,就使用方法而言, 尺不準確。方法正確的刻度尺分度值是 cm,測量值為 cm.
(2)如圖所示物體的重力為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4月27日,我國的“天舟一號”飛船圓滿完成飛行任務返回地球,飛船受空氣阻力勻速下降過程中,它的( )
A. 動能增加,勢能減少,內能不變
B.動能減少,勢能不變,內能增加
C.動能不變,勢能增加,內能減少
D.動能不變,勢能減少,內能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