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4日l8時05分,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嫦娥一號衛星從這里開始自己的奔月之旅,開啟了中國深空探測的新里程。嫦娥一號衛星由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送入到運行周期約為16小時,近地點200公里,遠地點51000公里的軌道,星箭分離后,先在這條軌道運行兩圈,在這個期間將在遠地點作一次小的軌道變軌,將近地點抬高到600公里,在16小時軌道上運行第三圈到達近地點進行第一次大的軌道變軌,將軌道周期變為24小時。在軌道上運行三圈,再次到達近地點,作第二次大軌道變軌,將軌道周期增加到48小時。嫦娥一號衛星在這三條大橢圓軌道上運行共7天,當它在調相軌道運行結束到達近地點時,再做第三次大的軌道變軌,使衛星進入地月轉移軌道,隨后嫦娥一號衛星將沿著這條軌道飛向月球。
(1)就你觀察圖片和文中所提供的相關信息,提出兩個與物理知識有關的問題,并解答.
答題示例:
問題:火箭在升空過程中為什么會越來越快?
回答: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問題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問題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衛星與火箭脫離后,嫦娥一號衛星打開太陽能帆板,其作用是什么?
(一)問題1:火箭發射時,發射塔周圍的“白氣”是怎樣形成的?
答:水蒸氣液化
問題2:火箭升空時,動能和重力勢能如何變化?
答:動能增加,重力勢能增加
問題3:火箭升空時,能量是怎樣變化的?
答:化學能轉化為機械能(化學能轉化為內能再轉化為機械能,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問題4:在變軌的過程中為什么運動狀態發生改變?
答:國為受力,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問題5:嫦娥一號衛星在由近地點到遠地點運行過程中,動能和重力勢能是如何轉化的?
答:從近地點到遠地點,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問題6:在從遠地點到近地點運行過程中,動能和重力勢能是如何轉化的?
答:在從遠地點到近地點時,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問題7:嫦娥一號衛星從地球奔向月球的飛行過程中,動能是如何變化?
答:動能增大
(二)太陽能轉化為電能(提供電能、提供能量、太陽能轉化為機械能)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