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山東省泰安市心學校九年級中考模擬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將一支鉛筆放入水中,看起來鉛筆發生了彎折.這是因為( )
A.光在空氣和水的分界面發生了鏡面反射
B.光在空氣和水的分界面發生了漫反射
C.光從空氣射入水中,傳播方向不變
D.光從水射入空氣中,傳播方向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遼寧省撫順市九年級中考模擬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娜娜透過凸透鏡看書時,看到了一個正立、放大的像,此像是 (填“虛”或“實”)像,如果她將凸透鏡靠近書本,像會 (填“變大”或“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遼寧省九年級中考二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采用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
(1)調節平衡時,都應該使它在 位置平衡.根據圖示杠桿所處的位置,應將平衡螺母向 調整(填“右”或“左”).
(2)掛上鉤碼,正確調節使杠桿再次平衡.此時掛在杠桿上的鉤碼施加的動力、阻力方向恰好與杠桿 ,掛鉤碼位置所對應的刻度值就等于 .
(3)某小組同學在杠桿左右兩側分別掛上不同數量的鉤碼,同時調節平衡螺母使杠桿平衡,你認為他們的做法是 .
動力(F1/N) | 動力臂(L1/cm) | 阻力(F2/N) | 阻力臂(L2/cm) |
3 | 6 | 6 | 3 |
2 | 5 | 5 | 2 |
4 | 2 | 2 | 4 |
3 | 6 | 9 | 2 |
3 | 4 | 2 | 6 |
4 | 4 | 2 | 8 |
(4)實驗的結果如表所示.
甲同學分析實驗數據后認為杠桿平衡的條件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乙同學分析實驗數據后認為杠桿平衡的條件是:動力×動力臀=阻力×阻力臂
兩個同學都認為自己是對的,對方是錯誤的.那么你認為他們中正確的應該是 同學.
(5)下列正在使用中的杠桿:用鑷子取砝碼、用扳手擰螺母、用釘捶拔釘子,屬于費力的杠桿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遼寧省九年級中考二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作圖題
如圖,輕質杠桿A點掛著重物G,若在杠桿上施加一個最小的力F使杠桿在圖中位置平衡,請畫出最小力的示意圖及其力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遼寧省九年級中考二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探月衛星“嫦娥1號”于2007年10月發射成功,目前正在繞月運動,若以地球為參照物,該衛星是 的(選填“靜止”或“運動”).衛星在太空勻速飛向月球的過程中,其動能 (選填“減小”、“不變”或“增加”).當繞月衛星距地球指揮中心的距離為3.9×105km時,地球指揮中心發射一個指令,經 s鐘可到達衛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遼寧省九年級中考二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容器中裝有一定質量的水,先后按甲、乙兩種方式使物體A和小玻璃杯漂浮在水面上(圖中細線重力及體積均不計).設甲、乙兩圖中物體A和小玻璃杯共同受到的浮力分別為F甲和F乙,水對容器底的壓強分別為p甲和p乙,則( )
A.F甲<F乙 p甲=p乙 B.F甲>F乙 p甲>p乙
C.F甲=F乙 p甲<p乙 D.F甲=F乙 p甲=p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遼寧省大連市九年級中考二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甲、乙兩物體質量相同,把它們都放到水中,甲漂浮在水面,乙懸浮在水中.則兩物體受到的浮力F浮甲 F浮乙,排開水的體積V排甲 V排乙.(都選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江蘇省附中九年級中考二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小宇騎車時發現,不踩踏腳板,車也能滑行一段距離,他在不同的路面上多次嘗試后猜想:車滑行的距離可能與路面的粗糙程度和速度有關.為探究其中的奧秘,他在水平桌面上搭成一斜面,用小球做實驗,并用毛巾、棉布、木板等改變水平桌面的粗糙程度.
(1)為了探究小球在水平面上的滑行距離與速度的關系,小宇應先后三次將小球從斜面的 (同一/不同)高度處釋放,比較小球在 (同一/不同)粗糙面上滑行的距離.
(2)為探究小球滑行距離與水平面粗糙程度的關系,小宇先后三次將小球從斜面上的同一高度處釋放,三次實驗結果如圖甲所示,由此得到結論: ;小宇認為,通過進一步推理可以得出結論:運動的物體如果不受阻力作用,將 .
(3)在上述(2)的三次實驗中,若小球克服毛巾的摩擦力做的功為W1,小球克服木板的摩擦力做的功為W2,則W1 W2(選填“>”、“<”或“﹦”).
(4)為了模擬研究汽車超速帶來的安全隱患,李斌同學設計了如圖乙所示的探究實驗:將A、B兩個小球先后從同一裝置,高分別為hA、hB的位置滾下(mA<mB,hA>hB),推動小木塊運動一段距離后靜止,同組的小紅認為他的實驗設計有問題,問題是: .更正后完成實驗,在如圖乙所示的兩次實驗中,木塊移動過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分別為f甲、f乙,則f甲 f乙(選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