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淳縣二模)小明在光具座上,用蠟燭、凸透鏡和光屏“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1)實驗前,小明將所用凸透鏡正對太陽,調整凸透鏡的位置,當在地面上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時,測得該光斑到鏡面中心的距離為10cm.此操作是測量凸透鏡的
焦距
焦距
.
(2)實驗時,把凸透鏡放在光具座刻度50cm處,蠟燭放在刻度20cm處,如圖1所示.通過移動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
縮小
縮小
(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實像.
(3)若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把蠟燭放在光具座刻度45cm處,凸透鏡成像的特點是
正立、放大的虛像
正立、放大的虛像
(從像的大小、倒正和虛實三個方面填寫).
(4)如圖2甲所示是現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裝的監控攝像頭,它可以拍下違章行駛或發生交通事故時的現場照片.攝像頭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它的工作原理與
照相機
照相機
(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相似.如圖2乙和丙是一位行人橫穿馬路時差點與一輛汽車相撞,被先后拍下的兩張照片,由圖可以看出監控攝像頭兩側安裝了照明燈,它是為了照亮
汽車
汽車
(選填“攝像頭”或“汽車”).少數司機將光碟反向貼在汽車牌照上,利用光碟的
反射
反射
干擾攝像頭的監控,這是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