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1)從支點O向力F的作用線引垂線,垂線段的長度即為力臂.如下圖所示
(2)∵電壓表一定要并聯在電路中,電流表一定要串聯在電路中;
∴上面圈中一定是電壓表,下面圈中一定是電流表.如下圖所示
(3)如圖,①畫出重力作用點;②在重力方向(豎直向下、與水平地面垂直)畫一帶箭頭的線段;③在箭頭附近標上符號G.
(4)由圖示可知,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所以物體在凸透鏡中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成像的范圍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且像物在凸透鏡的兩側.

分析:(1)要解決此題,需要掌握力臂的概念,知道力臂是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
(2)根據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使用,而電壓表要與被測用電器并聯進行分析.
(3)重力示意圖:在重力的方向上,畫一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出物體所受的重力.
(4)根據圖示的物距與焦距的關系,利用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可以確定成像的性質與像距的大體位置,從而可以得到答案.
點評:在畫力臂時關鍵是找出支點和力的作用線,根據力臂的概念作出力臂.
電流表在電路中相當于導線,則必須要串聯;電壓表在電路中相當于開路,則必須要并聯.
注意重力方向(豎直向下)的畫法---找一參照物:與水平面、水平底邊、水平地面、水面垂直.
在此題中,關鍵要利用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確定像的大小、倒正以及像的大體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