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湖北省張家界市畢業學業考試模擬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的實驗,已知電源電壓恒為4.5V,滑動變阻器規格為“20Ω 1A”,可供選擇的定值電阻的阻值為5Ω、10Ω、15Ω、20Ω、25Ω和30Ω.
(1)某同學連接的實物電路如圖甲所示,其中一根導線連接是錯誤的,請在圖中將這根線打上“×”,并補畫出正確的連線.
(2)閉合開關前,電流表指針如圖乙所示,對電流表的操作應該是 .
(3)電路連接正確后,先用5Ω的定值電阻進行實驗,閉合開關后,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此時電流表的示數如圖丙所示,則電路中的電流為 A;再將5Ω的定值電阻換成10Ω定值電阻進行實驗,移動滑片直至電壓表示數為 V,并記錄電流表的示數.
(4)該同學還想多測幾組數據,但他不能選用的定值電阻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九年級第一次模擬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不變,R1為定值電阻,R2為滑動變阻器,閉合開關S,移動滑片P,多次測量記錄電壓表示數U和對應的電流表示數I,則繪制的U-I關系圖像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九年級綜合測試(一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圖甲是夜間駕駛小轎車的情景,司機需要通過兩側的車窗觀察后視鏡,若此時副駕駛乘客使用手機,會影響司機。圖乙是上述情景的簡化圖,圖中司機的眼睛、副駕駛的手機均用黑點代表。
(1)在圖乙中利用平面鏡成像特點畫出司機眼睛通過右側車窗觀察到副駕駛手機的像的光路圖。
(2)副駕駛乘客將手機移到兩人中間的充電口,此過程中,手機在右側車窗中所成的像 (選擇“變大”、“不變”、“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九年級綜合測試(一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甲圖中,ab棒用鐵棒可使實驗現象更明顯
B. 乙圖中,石墨烯是目前發現導電導熱性能最強的一種絕緣體材料
C. 丙圖中,加熱后的燒瓶中的氣體密度變小
D. 丁圖中,LED燈是用超導體材料制作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九年級綜合測試(一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用圖1的實驗裝置探究燒杯內的冰熔化的溫度變化規律,根據實驗數據描出杯內冰從固態的冰到液態的水溫度隨時間變化圖像如圖2.
(1)若電熱棒的額定電壓是220V,功率是110W,求電熱棒正常工作時:
①流過電熱棒的電流;
②電熱棒的電阻值(電熱棒可視為電阻).
(2)圖2中t5~t6經歷10min,若燒杯及杯內的水吸收的熱量等于電熱棒放出的熱量.求
①電熱棒正常工作,燒杯及杯內的水吸收的熱量;
②若上述熱量有70%被水吸收,則燒杯內水的質量.[已知:c水=4.2×103J/(kg·℃)]
(3)圖2中,t2與t3相比,哪一時刻杯內物體內能較大? ,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九年級綜合測試(一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在瓶內裝上適量紅色水,橡皮塞上插入兩端開口的細玻璃管,塞上軟木塞,將玻璃管插入水中,密閉瓶口,從管子上面吹入少量氣體,水面沿玻璃管上升至瓶口以上,如圖所示.玻璃管內與水面相平的A點處受到水的壓強是 ,(ρ水=1.0×103kg/m3,g=10N/kg);此時瓶內氣體壓強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瓶外氣體的壓強.
(2)小明拿著這個瓶子從樓下到樓上(手與瓶子間隔熱),觀察到玻璃管內的水柱逐漸升高,這表明:隨著高度的逐漸升高,大氣壓逐漸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3)教室走廊有風吹過時,小明發現窗口懸掛的窗簾飄向窗 (選填“內”或“外”),這是因為空氣的流動速度變大,壓強 (選填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的緣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甘肅省武威市九年級6月中考模擬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某同學在做比較不同物質吸熱能力的實驗時,使用相同的電加熱器加熱水和煤油,用加熱時間的長短來表示物質吸收熱量的多少。他得到如下表數據:
物質 | 次數 | 質量m/kg | 升高溫度△t/℃ | 加熱時間t/min |
水 | 1 | 0.1 | 10 | 2 |
2 | 0.2 | 10 | 4 | |
3 | 0.3 | 10 | 6 | |
煤油 | 4 | 0.1 | 10 | 1 |
5 | 0.2 | 10 | 2 |
根據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時使用相同的電加熱器加熱水和煤油,目的是_____________;
(2)分析第1、2、3次實驗,所探究的問題的控制變量是_______________;
(3)通過比較 次實驗數據可以得出物質吸熱多少與物質種類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江蘇省鹽城市九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小明按照課本中“綜合實踐活動”的要求制作簡易密度計.
(1)取一根粗細均勻的飲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適量金屬絲并用石蠟封口.塞入金屬絲作為配重為了降低吸管的重心,從而讓它能夠豎直的漂浮在液面上。小明制作密度計的原理是利用了物體漂浮在液面時,浮力____重力(大于/小于/等于)。
(2)將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圖(a)所示,測得浸入的長度為H;放到另一液體中的情景如圖(b)所示,浸入的長度為h,用ρ液、ρ水分別表示液體和水的密度,則ρ液____ρ水(大于/小于/等于),h與ρ水、ρ液及H的關系式是h=____.
(3)小明做了五次實驗,獲得的數據如下:小明根據實驗數據在吸管上標出0.8、0.9、1.0、1.1、1.2刻度線(單位g/cm3)。結果發現,1.1刻線是在1.0刻線的___(上/下)方,相鄰刻線的間距____(均勻/不均勻).
實驗次數 | 1 | 2 | 3 | 4 | 5 |
液體密度ρ/(g/cm3) | 0.8 | 0.9 | 1.0 | 1.1 | 1.2 |
浸入的深度h/(cm) | 6.3 | 5.6 | 5.0 | 4.5 | 4.2 |
(4)通過比較實驗2和3,___(可以”“不可以”)研究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的關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制作完畢后,小明發現1.1和1.2兩刻度線的距離較小,請提出一個方法使兩條刻度線之間的距離大一些,使測量結果更精確。方法: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