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2所示,一束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鏡,反射光線經過的點是( )
| A. | 甲 | B. | 乙 | C. | 丙 | D. | 丁 |
圖2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有下列器材和物品:①天平(含砝碼)、②彈簧測力計、③量筒、④刻度尺、⑤燒杯、⑥細線(質量、體積忽略不計)、⑦水(已知水的密度為ρ水)、⑧長方體小礦石.
巖巖同學測小礦石的密度,主要實驗步驟是:
A.用量筒測出小礦石的體積為5 mL;
B.將小礦石從水中取出,立即放在已調節平衡的天平盤上,加減砝碼和游碼,測出小礦石的質量為12.5
(1)在調節天平時,發現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右側,此時應將平衡螺母向________(填“左”或“右”)端調;依據巖巖的數據,小礦石密度ρ石=________g/cm3,請你評估:這一實驗過程測算出的密度結果將________(填“偏大”、 “偏小”或“準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利用上述部分器材設計出另一種測小礦石密度的方法.(寫一種即可)
A.選擇的實驗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器材前面的序號).
B.主要的實驗步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小礦石密度的最終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氣溫低于水銀凝固點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銀溫度計
B.秋天的早晨,大霧逐漸散去是液化現象
C.北方的冬天,為了除去路面的冰,護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鹽
D.衣柜中的樟腦球不斷變小是因為發生了升華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將蠟燭置于透鏡前30cm處時,在另一側的光屏上得到了一個倒立、放大清晰的像,現保持透鏡位置不動,將蠟燭和光屏的位置對調,則光屏上( )
| A. | 無法成像 | B. | 呈現正立、放大的像 |
| C. | 呈現倒立、放大的像 | D. | 呈現倒立、縮小的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焦距為5厘米、10厘米或15厘米的凸透鏡中選擇一個放置于光具座的A點處,如圖5所示。將蠟燭、光屏分置于光具座上透鏡兩側,調整透鏡和光屏的中心大致與燭焰的中心在 _________ 高度.先后兩次將蠟燭放置在距B點5厘米處,保持透鏡在A點位置不變,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大小不同的兩個像。比較兩次所成的像,當蠟燭置于光具座 _________ 厘米刻度處時,所成的像較大;實驗中所用透鏡的焦距可能是 _________ 厘米。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一平面鏡與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如圖7所示,一小球以1m/s的速度沿桌面向平面鏡勻速滾去,則小球在平面鏡里的像( )
| A. | 以1m/s的速度,做豎直向上的運動 | B. | 以1m/s的速度,做豎直向下的運動 |
| C. | 以2m/s的速度,做豎直向上的運動 | D. | 以2m/s的速度,做豎直向下的運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12甲是小芳同學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裝置。
(1)在實驗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點,便于 _________ 。
(2)在豎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點燃的蠟燭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現蠟燭的像.小芳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蠟燭N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它跟蠟燭M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______ 。
(3)實驗時,小芳同學應在 _________ (填“M”或“N”)側觀察蠟燭M經玻璃板所成的像。
(4)細心的小芳透過玻璃觀察蠟燭M的像時,看到在像的后面還有一個較模糊、與像有部分重疊的像,出現兩個像的原因是 _________ 。
(5)經過三次實驗,記錄的像A'、B'、C'與物A、B、C對應的位置如圖乙所示。為了得到更多的實驗結論,接下來小芳應該進行的操作是: _________ 。
|
|
|
圖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7-1-7所示,拉力F使物體豎直勻速上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拉力F做的功是有用功 B.提升動滑輪做的功是額外功
C.拉力F移動的距離是物體移動距離的2倍 D.物體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低
圖7-1-7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