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用甲、乙兩種方式在相同時間內將同一物體勻速提升相同高度時,拉力做功的功率為P甲、P乙,機械效率分別為η甲、η乙(不計繩重與摩擦).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P甲=P乙 η甲=η乙 B. P甲<P乙 η甲>η乙
C. P甲<P乙 η甲<η乙 D. P甲>P乙 η甲>η乙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同步測試:2.1《 我們怎樣聽見聲音》 題型:綜合題
聲吶是利用水中聲波對水下目標進行探測定位和通信的電子設備,是水聲學中應用廣泛的一種重要裝置,聲吶發出的聲波碰到的目標如果是靜止的,回聲音調不變;如果回聲音調變高,說明目標向聲吶靠近;如果回聲音調變低,說明目標正遠離聲吶。
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潛艇A在發出聲波信號10s后接收到經潛艇 B反射回來的信號,且信號頻率不變;求A和B的距離是多少?(聲波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為1500m/s)
②停在海水中的潛艇A繼續監視潛艇B,突然接收到B反射回來的聲波頻率變低,且測出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終在A、B連線上,經1min后B與A的距離是多少?
月球上能否要用聲吶技術測量物體間的距離?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屆九年級蘇科版物理12.3物質的比熱容同步測試卷 題型:多選題
根據下表中給出的物質的比熱容,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幾種物質的比熱容[J/(kg·℃)]
A. 制作體溫計常用水銀做介質,原因之一是水銀的比熱容小
B. 由于水比冰的比熱容大,所以冷卻食品時0℃的水比0℃的冰效果好
C. 由于水比沙石的比熱容大,所以內陸地區的晝夜溫差比沿海地區大
D. 質量相同的銅和鉛,升高相同的溫度,鉛吸收的熱量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蘇科版九年級物理 11.5機械效率 同步測試卷 題型:填空題
如果是水桶掉在了水井里,需要把水桶撈上來。在將水桶撈上來的過程中,克服水的重力所做的功是_______功,克服桶的重力所做的功是______功,人在整個撈桶過程中做的功是__________,由此可見,應該根據________________來判斷有用功和額外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蘇科版九年級物理 11.5機械效率 同步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重為18N的物體在豎直向上且大小為10N的拉力F作用下,10s內勻速上升0.2m.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是0.02m/s B. 不計繩重和摩擦,則動滑輪重8N
C. 該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90% D. 若提升物體的速度增大,則機械效率也會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浙江省臺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試卷 題型:綜合題
在3D打印筆中裝入塑料條,接通電源,等待一段時間后即可擠出熱融的塑料,塑料在空氣中迅速冷卻變成特定的形態(如圖甲)。其內部電路如圖乙,R1、R2是相同的PTC發熱電阻。單個PTC的電阻與溫度的關系如圖丙。
(1)打印筆工作時,PTC電阻發熱,塑料受熱會逐漸變軟變稀。可見,塑料_____(選填“是”或“不是”)晶體。
(2)打印筆工作有快、慢兩檔。快檔打印時,圖中開關S1應處于_____狀態,若此時溫度為250℃,打印筆的電功率是多少_______?
(3)打印筆正常工作時的溫度能自動穩定在250℃左右,結合圖丙信息,說明理由。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浙江省臺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是驗證“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其中A為玻璃板前點燃的蠟燭,B為玻璃板后未點燃的蠟燭。有關本實驗的說法錯誤的是
A. 玻璃板應該與桌面垂直
B. 實驗宜在較暗的環境中進行
C. 眼睛應從B一側觀察成像情況
D. 蠟燭燃燒較長時間后像物不再重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蘇科版九年級物理 13.2電路連接的基本方式 同步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的電路,閉合開關S1和S2后,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 小燈泡亮,電鈴響 B. 小燈泡亮,電鈴不響
C. 小燈泡不亮,電鈴響 D. 小燈泡不亮,電鈴不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蘇科版九年級物理 11.1杠桿 同步測試卷 題型:綜合題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近年來,智能手機的普及使“低頭族”應運而生,隨時隨地低頭看手機成了很多人的習慣.近日有研究發現,如果玩手機時姿勢不當,就有可能讓頸椎承受多達60磅(約27公斤)的重量,低頭60度相當于給頸椎掛倆大西瓜,比一個7歲小孩還重.
有研究發現,不當的玩手機姿勢與一系列健康問題存在關聯,如背痛、體重增加、便秘、胃痛、偏頭痛和呼吸道疾病.還有新西蘭的一項研究指出,常常低垂著頭看手機會影響心理健康,如變得沮喪、憤怒等.
科研人員對低頭玩手機進行了研究:制作頭部模型,如圖甲,頭部可繞支點O(頸椎)轉動,轉動角度通過固定在上面的量角器測量,將一個小球掛在模型內,其重為5牛模擬頭部的重力,頭部后面綁一根繩子模擬肌肉,繩子上系一測力計,支點(頸椎)承受的壓力約為頭部重力與繩子拉力之和,實驗數據如下表:
(1)分析表中數據,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
(2)改頭部模型相當于繞O點轉動的杠桿,如圖乙,當低頭角度增大時,頭部重心向左移動,拉力F的力變小,請分析拉力F變大的原因________;
(3)當低頭角度是30度時,頸椎受到的壓力約為直立時頸椎受到的壓力的多少倍?_______
A. 4.2倍 B. 3.3倍 C. 2.8倍 D. 2.0倍
(4)為有更好的保護頸椎采取的辦法(寫出一條):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