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正確.小明推理也是正確的 | B. | 正確.小明推理是不正確的 | ||
C. | 不正確.請老師告訴答案 | D. | 不正確.用實驗來檢驗 |
分析 ①摩擦起電現象普遍存在,任何物體摩擦都能起電;
②有的物體是絕緣體,不容易導電,電荷不易被導走,所以就帶電;有的物體是導體,起的電荷隨時被導走了,所以它就不帶電;
③科學探究的主要環節有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或設計方案)→進行實驗→收集證據→解釋與結論→反思與評價→拓展與遷移,據此結合題意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 解:
摩擦起電現象普遍存在,任何物體摩擦都能起電;因為玻璃棒和橡膠棒都是好的絕緣體,玻璃棒和橡膠棒經摩擦產生的電荷不易傳導走,所以玻璃棒和橡膠棒經摩擦能帶電,而金屬棒和手(人體)都是好的導體,金屬棒摩擦后產生的電荷很容易經金屬棒和手傳導到地上,使金屬棒上沒有多余的電荷而不帶電,所以小明的想法是不正確的,在物理學中用實驗來檢驗猜想是否正確,故D選項符合題意.
故選D.
點評 理解摩擦起電的普遍性,知道任何物體摩擦都能起電,知道絕緣體摩擦帶電和導體摩擦不帶電的原因,科學探究方是研究物理問題的重要方法.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駕駛員從汽車內后視鏡中看到的車后實物變小,觀察范圍更大 | |
B. | 駕駛員從汽車內后視鏡中看到的實物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 | |
C. | 小汽車的汽車內后視鏡能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 |
D. | 小汽車的車內后視鏡實質是利用平面鏡成像原理工作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強為3×105Pa | |
B. | 物塊B受到水向上和向下壓力差是10 N | |
C. | 剪斷繩子,待物塊靜止后水對容器底的壓強不變 | |
D. | 剪斷繩子,待物塊靜止后水平地面受到的壓力變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一瓶500ml的飲料質量約為5kg | |
B. | 教室門的高度約為2m | |
C. | 初中女生的800m中考測試滿分成績約為10min | |
D. | 一位初中生的質量約為40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