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圖甲是用伏安法測未知電阻R的實驗圖。
(1)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甲中實物電路連接完整
(2)閉合開關,將滑片P向左滑動時,此時電壓表示數為2.4V,電流表示數如圖乙所示其讀數為I= A ,則未知電阻R= Ω。
(3)若實驗中只有一個電壓表和一個已知電阻R0,小明設計了如圖丙所示的電路,同樣可以測量未知電阻Rx,請在空格內將實驗步驟補充完整
①閉合S、斷開S1,用電壓表測出待測電阻Rx兩端的電壓為U1
② ,用電壓表測出電源的電壓U
③請寫出用測量值U、U1及R0來表示Rx的表達式:Rx=
【答案】(1)導線的一端接在變阻器上,另一端接在電阻R上 (2)0.3 8 (3)②閉合S、S1③R1=UIR0/(U-U1)
【解析】試題分析:(1)變阻器應串聯在電路中,且要一上一下接線柱進行連接;
(2)明確電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讀出示數,再利用歐姆定律的變形公式計算電阻的大;
(3)由電路圖可知,當開關S、S1均閉合時電路為Rx的簡單電路,電壓表測電源的電壓;當開關S閉合、S1斷開時,R0、Rx串聯,電壓表測Rx兩端的電壓;根據串聯電路的分壓特點和定值電阻的阻值求出Rx的阻值,據此設計實驗步驟得出結果.
解:(1)變阻器應串聯在電路中,可將導線一端接在變阻器上端,另一端接在電阻R右端,如圖所示.
(2)讀圖可知,電流表的量程為0~0.6A,其分度值為0.02A,則電流表的示數為0.3A.
由公式I=得,
R==
=8Ω;
(3)實驗步驟:
①閉合開關S、斷開S1,用電壓表測出待測電阻Rx兩端的電壓為U1;
②閉合開關S、S1,用電壓表測出電源的電壓U;
③因串聯電路中總電壓等于各分電壓之和,
所以,R0兩端的電壓:
U0=U﹣Ux=U﹣U1,
因串聯電路中各處的電流相等,
所以,I==
,即
=
,
解得:Rx=.
故答案為:
(1)如上圖所示;
(2)0.3;8;
(3)②閉合開關S、S1;③.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燈泡用久了玻璃殼會發黑,這是由于 ( )
A.燈絲上的少量鎢遇熱熔解,變冷后凝固
B.燈絲蒸發和凝固形成的
C.燈絲的汽化和凝華形成的
D.燈絲的升華和凝華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溫泉的開發是人們利用地熱的一種形式。冬天,溫泉水面的上方籠罩著一層白霧,這是水蒸氣遇冷_______形成的小水滴;雪花的形成是 的過程,飄落到池水中不見蹤影,這是雪花________成水融入溫泉水中。(填物態變化名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情景:豎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張白紙,再準備A、B兩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樣的蠟燭,然后把點燃的蠟燭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蠟燭B放在玻璃板后面,以A蠟燭為成像物體.
(1)如果有3mm厚和1mm厚的兩塊玻璃板,應選擇 mm厚的玻璃板做實驗,該實驗選擇兩個相同的蠟燭A和B,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 關系.
(2)該實驗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日常使用的平面鏡,能在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 ,從而確定 ,此時成像的清晰度比日常使用的平面鏡 (選填“好一些”或“差一些”).
(3)如果玻璃板沒有放正,將對實驗產生什么影響? ;
(4)解決以上問題后,蠟燭B與蠟燭A的像能夠完全重合,此時若將蠟燭A靠近玻璃板時,則像將_______(選填“靠近”或“遠離”)玻璃板移動,像的大小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5)實驗中,當蠟燭B與蠟燭A的像能夠完全重合時,撤去蠟燭B并在原蠟燭B的位置放一與玻璃板平行的光屏,則光屏上 (選填“能”或“不能”)顯示蠟燭A的像,說明物體通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 像.
(6)圖乙是某實驗小組的同學經過三次實驗后,在白紙上記錄的像與物對應點的位置.他們接著就連接像與物的對應點,判斷連線與鏡面是否 ,再分別測量 _____的距離,判斷像與物是否關于平面鏡對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08北京奧運圣火傳遞活動中,某記者同時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隨風飄動的旗幟和附近的甲、乙兩火炬照片,如圖所示.根據旗幟和火焰的飄動方向,可以判斷( )
A.甲火炬可能向右運動,乙火炬可能靜止
B.甲火炬一定向右運動,乙火炬一定向左運動
C.甲火炬可能向右運動,乙火炬一定向左運動
D.甲火炬一定向右運動,乙火炬可能向左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亮同學想探究“導體中電流跟電阻的關系”。設計了如圖所示的電路圖(電源電壓恒定)。
(1)小亮總共做了2次實驗,他把第一次實驗得到的數據填入表中;第二次實驗,他將A.B兩點間的定值電阻由24Ω換成12Ω,然后使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 (選填“C”或“D”)移動,使電壓表的示數不變,則此時表格中空白處的電流為 A。
實驗序號 | U/V | R/Ω | I/A |
1 | 4.8 | 24 | 0.2 |
2 | 4.8 | 12 |
(2)小亮根據實驗數據得到如下結論:導體中的電流與其電阻成反比。請你對以上的探究過程做出評價,并寫出兩點評價意見:
①
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荊州火車站附近的荊州中學新校區的建筑工地上,工人把重1 200 N的物體沿著長L=5 m、高h=1 m的斜面從底部勻速拉上斜面的頂端,沿斜面所用的拉力為300 N(不計空氣阻力)。求:
(1)將物體從斜面底部勻速拉到斜面頂端的過程中,拉力做了多少功?
(2)工人使用斜面的機械效率是多少?
(3)物體和斜面之間的摩擦力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